乌媒:俄罗斯袭击期间,中国侦察卫星9次飞越利沃夫上空。 乌克兰《军事》杂志拿着

风云史迹 2025-10-07 13:51:42

乌媒:俄罗斯袭击期间,中国侦察卫星9次飞越利沃夫上空。 乌克兰《军事》杂志拿着Heavens Above的数据说得有鼻子有眼,10月5号俄罗斯对着利沃夫扔“匕首”导弹、放“沙赫德”无人机那四小时里,中国的“遥感33号”和它的两个兄弟卫星,在半夜到上午十一点半之间来回飞了9趟,连清晨六点“遥感34号”也凑了热闹,当天光在乌克兰上空就绕了7圈。 看这架势,仿佛卫星翅膀上都贴了“配合袭击”的标签,可扒开数据的表皮,里头全是常识性漏洞。 先说说这卫星飞行的门道。中国的“遥感”系列卫星早堆到六十多颗了,轨道高度定在700公里上下,绕地球一圈也就90分钟,跟城市里的地铁似的按点转圈。 利沃夫卡在乌克兰西部交通要道上,本身就是卫星过境的高频区域,按这绕行速度,一天飞个七八回太正常了。 Heavens Above这平台本就是天文爱好者查卫星轨迹的工具,连国际空间站啥时候过头顶都能查,现在倒成了乌媒抓“把柄”的宝贝,这操作跟拿天气预报当谍报差不多。 更有意思的是乌媒自己的说法都圆不回来。一边说这些卫星是“搭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军用设备”,跟西方的ICEYE卫星一个路数,一边又含糊其辞“不清楚是否实际开展了侦察活动”。 合着卫星飞过去就是“可疑”,至于干了啥全靠脑补?中国官方早把话说透了,“遥感33号”是用来查自然资源、盯防灾减灾的,去年河南洪涝、东北林区火灾,都是这类卫星先传回的影像。 真要是想搞侦察,以现在的卫星技术,犯得着大白天在人家头顶反复晃悠?早该像候鸟似的悄无声息掠过了。 再看看当天的战场背景,俄罗斯刚用导弹炸了利沃夫的工业园区,乌克兰这边正忙着吹“击落140架无人机”的战绩,转头就揪着中国卫星说事儿。 这时间选得太巧了,毕竟那会儿俄罗斯的炼油厂已经被端了27家,国内加油站关了大半,连汽油都得靠进口;乌克兰自己盼着希腊的榴弹炮和欧盟的“无人机墙”援助,可这些物资迟迟没到位。 这种时候抛出“中国卫星可疑”的说法,既能转移国内对前线补给的质疑,又能给西方递话要援助,这账算得比自家防空雷达还精。 往前倒腾几个月,乌媒还指着深圳的无人机工厂喊打喊杀,说人家“支援俄罗斯”,最后被网友扒出该厂的无人机连军用标准都达不到,灰溜溜删了帖。 现在又把卫星轨迹当“罪证”,套路都没换过。说白了,战场拼的是炮弹和后勤,不是卫星飞过的次数。 中国卫星该绕地球还得绕,毕竟要监测亚马逊雨林的植被变化,要盯着东非的旱灾情况,这些正经事可比乌媒的脑补重要多了。 要是按这逻辑,西方那些天天在俄乌上空盘旋的侦察卫星,岂不是早该被当成“参战证据”?可乌媒偏偏盯着中国卫星不放,无非是觉得软柿子好捏,想借着炒作把中国拖进舆论漩涡。 可惜这招实在太糙,卫星轨道是公开数据,用途有明确说明,再怎么往里头掺私货,也掩不住“转移矛盾”的真实心思。

0 阅读:31
风云史迹

风云史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