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正担心印度的,不是印度和美国联手,而是印度共产党上台。如果印共真的掌权,我们可能会见证另一个“中国崛起”! 南亚次大陆上,印度政坛风起云涌,一个老资格的政党悄然蓄力。如果它真的一跃而上,握住全国大权,那边境对面会不会多出一个发展劲头十足的邻居?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简称印共(马),是印度左翼阵营的扛把子。这个成立于 1964 年的政党,巅峰时期曾在西孟加拉邦执政 34 年,创下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通过民主选举连续执政最久的纪录。 在西孟加拉邦,印共推行了彻底的土地改革,把地主的土地分给 1500 万佃农,直接让该邦的粮食产量年均增长 6%,贫困率下降 36%。 更绝的是,他们还把民主管理权利下放到村一级,让农民直接参与村务决策,这种模式甚至影响了印度宪法的修订。 在喀拉拉邦,印共打造的 “喀拉拉模式” 更是堪称奇迹:尽管该邦工业基础薄弱,但通过全民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人类发展指数(HDI)长期与发达国家持平,疫情期间的抗疫表现甚至让欧美都自愧不如。 如果这样的政党执掌印度全国政权,会发生什么?看看中国的发展历程就知道了。印共的政策主张和中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他们反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主张通过国有化和计划经济推动工业化;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发展;强调社会公平和减少贫富差距。 在外交上,印共一贯奉行反美反帝立场,主张加强与中国、俄罗斯等新兴大国的合作。如果印共上台,很可能会像中国一样,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腾飞。 但问题来了,印共在印度政坛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2019 年大选中,印共领导的左翼联盟得票率暴跌 22%,仅获得可怜的 7.44%,在议会中只剩下可怜的几个席位。 更惨的是,他们在曾经的大本营西孟加拉邦也被草根大会党赶下了台,现在只剩下特里普拉邦一个执政邦。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既有印度教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也有印共自身的问题。 比如,他们在经济改革上的保守态度,导致该邦工业发展滞后,大量资本外流。再比如,他们内部在发展模式上存在严重分歧,一部分人主张继续效仿中国,另一部分人则想转向拉丁美洲的左翼道路。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印共依然拥有 104 万党员,在印度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中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更重要的是,印度社会的贫富差距正在不断扩大,莫迪政府的经济政策让少数寡头赚得盆满钵满,却让普通民众苦不堪言。 这种情况下,印共的社会主义主张很可能会重新赢得人心。一旦经济危机爆发,或者莫迪政府在外交上出现重大失误,印共很可能会趁机崛起。 如果印共真的上台,对中国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想象一下,一个人口超过 14 亿、拥有核武器、与中国接壤的社会主义国家,会对亚洲乃至世界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将不得不面对一个更加强大、更加自信的邻居。 但另一方面,这也可能是一个机遇。中印同为 “全球南方” 的代表,如果能够携手合作,完全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印共能够上台执政的前提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可能性还很小。但政治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 谁能想到,20 年前的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谁又能保证,20 年后的印度不会出现一个 “中国模式” 的翻版?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准备,迎接一切可能的挑战。
中国真正担心印度的,不是印度和美国联手,而是印度共产党上台。如果印共真的掌权,我
康安说历史
2025-10-07 11:49: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