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美国有一个命门,那就是它的本土安全。当华盛顿将“堤丰”导弹系统运抵日本,瞄准中国沿海时,它似乎忘了,古巴离佛罗里达,只有一箭之遥。 过去的冷战岁月像是根深蒂固的记忆,至今影响着全球的每一块角落。尤其是在美洲大陆,曾经的古巴导弹危机依然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 1962年,世界几乎看到了核战争的边缘。当时,苏联的核导弹就像一把悬挂在迈阿密上空的剑,而白宫的紧张气氛几乎能被全球感知。 那时,肯尼迪总统决定对古巴实施海上封锁,几乎让人类与核战争只差一纸“外交信函”的距离。如今,虽然美苏冷战的紧张局势已不复存在,但某些似曾相识的地缘政治棋局又开始悄然演绎。 六十多年的风云变幻,今天的世界大舞台已不再是单一的对抗模式。然而,当美国将“堤丰”中程导弹系统部署到日本的琉球群岛时,似乎遗忘了曾经古巴导弹危机带来的深刻教训。 这个移动发射系统配备的“战斧”巡航导弹,射程可轻松覆盖中国的长三角、京津冀等重要区域。美国五角大楼甚至在2023年年度《中国军力报告》中提到,这一部署是为了“重塑印太地区战略平衡”。 不难看出,美国的战略重心正逐渐从传统的欧洲转向亚太,尤其是围绕中国展开的博弈。但这一转移,是否意味着它忽视了自己的“后院”? 佛罗里达海峡的最窄处,距离古巴仅有150公里,这个距离正好在“战斧”导弹的射程之内。如果我们把目光从太平洋转向加勒比海,事情的脆弱性便跃然纸上。 美国一贯视加勒比海为其“后院”,而古巴在这个地区的位置,注定了它在冷战期间成为美苏角力的焦点。然而,随着时光的流转,古巴与其他拉美国家的战略联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过去曾是苏联支持的古巴,如今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逐渐升温。去年,俄罗斯与古巴进行了一场联合军演,而委内瑞拉则获得了伊朗弹道导弹技术的支持,尼加拉瓜甚至允许俄军在本国建立后勤基地。这一系列的动作正逐步将加勒比海的战略格局重塑为一个多极化的棋局。 随着这些国家在军事与经济领域逐渐与大国展开合作,曾经美国主导的“后院”早已不再安全。而且,北方司令部司令范赫克也承认,美国对加勒比海方向的防御能力“薄如蝉翼”。 当美国在远离自己家门的地方部署大量兵力,忽视了自己的后院防线,是否会为未来埋下战略隐患? 在古巴与俄罗斯的日益紧密合作中,我们不难看出冷战时期的一些元素重新回到了国际舞台。2019年,俄罗斯的图-160战略轰炸机曾降落在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2024年古巴更是出现了俄制电子侦察设施。 这些行动展示了俄罗斯在美洲的逐步渗透,而这些渗透正逐渐改变了美国对南方邻国的战略思维。 同时,在太平洋另一端,中国的战略也在悄然变化。解放军的东风-26导弹,被外媒戏称为“关岛快递”,这一款导弹的射程足以覆盖美军在第二岛链的核心基地。这些军事力量的对抗,逐步催生了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均势,也让美国在全球范围的军事投射面临严峻考验。 巴西的豆类、智利的铜矿、阿根廷的牛肉等资源,不仅是全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在拉美经济渗透的重要纽带。相较于美国以军事方式维持地区秩序的做法,中国的经济合作更具吸引力,也为该地区带来了新的地缘政治选择。 美国如今将大量兵力部署到冲绳、琉球群岛等地,却忽视了自己在南部边界的脆弱防线。佛罗里达海峡和古巴的“近邻”关系,恰恰暴露了美国战略的失衡。历史曾告诉我们,古巴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核战争的导火索,而今天,全球战略环境的变化是否会让美国在这一“前院”爆发新的冲突? 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局势,五角大楼是否能在战略部署上做到真正的平衡?未来的博弈是否会将焦点再次从太平洋转回加勒比海?这些问题,都将在未来的全球格局中给美国带来不小的挑战。 从古巴导弹危机到今日的全球战略调整,历史似乎总在悄然重复。在美国逐步强化太平洋防线的同时,它是否忽视了自己后方的战略漏洞?古巴与其他拉美国家的军事合作,以及中国在亚太地区日益增强的影响力,正在重塑全球的地缘政治格局。 (主要信源:人民日报——警惕!美军在日本首次公开展示“堤丰”系统)
[浮云]美国有一个命门,那就是它的本土安全。当华盛顿将“堤丰”导弹系统运抵日本,
洞察观史
2025-10-07 11:49: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