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告诫美国别在日本、韩国、菲律宾部署中导武器,美国不会听,更不会撤,唯有中国去古巴或委内瑞拉部署战术武器,老美才会乖乖坐下来和中国谈。 美军的动作其实早就给出了答案,2024年春天,美军把“堤丰”陆基中导系统运进菲律宾,本来对外说演习一完就撤,可几个月过去了,这套系统不仅没走,还被宣布要长期驻扎。 到2025年秋天,日本也上演了同样的剧情,美日联合军演时“堤丰”系统再度现身,从地理位置看,它能覆盖中国东部沿海甚至俄罗斯远东地区,外界担心的不只是射程,还有那个兼容各种导弹的MK-41发射装置,一旦升级,威胁面会更大。 就在亚太局势紧绷的时候,大洋彼岸的拉美方向突然起了波澜,委内瑞拉调动升级后的S-125 Pechora-2M防空系统到加勒比海岸,古巴也加快老旧装备的现代化,与此同时,美国以“扫毒”为幌子,在波多黎各一带集结军舰、潜艇和隐形战机,大规模演练登陆行动。 拉美的火药味让人想起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古巴导弹危机,当年苏联导弹一进入加勒比,美国总统肯尼迪就不得不在电视机前满头大汗地做出抉择,今天如果中国真在美洲展开布局,白宫的处境未必会比当年轻松,你们觉得,要不要在美国后院动点手脚,才能让他们冷静下来? 如果仔细看美军的套路,会发现所谓“临时部署”就是障眼法,菲律宾、日韩这些盟友本身也很清楚,一旦美国把中导摆上台面,就很难再搬走,这不是单纯的军事安排,而是战略棋局,把亚太国家牢牢绑在华盛顿的战车上。 美国人擅长这一点:先用演习当借口,再把驻军合法化,最后形成事实上的前沿阵地,对中国来说,光靠外交喊话不够,当对手步步逼近的时候,没有人会因为你的抗议就收手,现实告诉我们,只有让对方感到真正的代价,才会认真谈判。 古巴和委内瑞拉的意义就在这里,如果中国能够在这些国家展开合作,把一些防空或战术性装备部署到加勒比,美国将面临两线压力,有人说这风险太高,但从战略逻辑看,正是这种风险才能平衡局势。 美方一直在利用地缘优势压制中国,如果中国也能在他们的后院制造压力,就能打破单向被动,更何况,并不是非要堆大量先进武器,哪怕是有限部署,只要能起到心理震慑,也足够让美国高层重新掂量,历史早就给出过案例,南联盟用老式S-125击落过美军隐形战机,证明了弱势一方一样有办法制造影响。 当然,这条路不会轻松,美洲是美国的核心利益区,任何动作都会触碰他们的神经,这意味着中国需要更高超的战略智慧:部署方式要灵活,信息战要配合,外交话术也得同步推进。 目标不是点燃冲突,而是制造筹码,只有当美国感受到自己也会被反制,才会意识到单方面扩张带来的危险,亚洲和拉美是一副连在一起的棋盘,谁能在两端找到平衡,就能掌握主动。 霸权从来不会因为善意而停手,它只会在遇到力量时按下刹车,真正的对等博弈,不是口头上的抗议,而是让对方在家门口也感到不安。 世界在变,格局在变,但规则始终没变——只有能让对方付出代价,才能赢得尊重,亚太和加勒比的较量,不仅是武器的较量,更是意志和智慧的较量,霸权不会自己收敛,平衡只能靠对等的行动来实现。 让对手在后院感受到压力,才是真正能换来谈判桌上平等的一步,力量就是话语权,没有力量的抗议,只是风声,你怎么看,中国是否应该把筹码放到美国后院,让谈判变得真正平等?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美军首次在日本公开展示“堤丰”中导系统,“挑衅中国”
美国有一个命门,碰之必死——那就是它的本土安全。当华盛顿将“堤丰”导弹系统运抵日
【85评论】【7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