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和必拓宣布,将斥资8.4亿澳元(约合5.54亿美元)用于扩建其位于南澳大利亚州的奥林匹克坝地下铜矿项目,以期提高这种关键导线金属的产量。 必和必拓砸8.4亿澳元扩建奥林匹克坝铜矿的算盘,说白了就是盯着中国市场来的,真当它敢把这个全球最大的铜买家当空气?别逗了,这行里谁都清楚,现在的铜市场早就不是谁有矿谁说了算,而是谁买得多谁说了算,咱们中国恰恰就是那个攥着话语权的主儿。 2024年全球精炼铜消费量刚过2733万吨,咱们一家就吞了1600多万吨,占比直逼60%,这还没算上那些藏在产业链角落里的间接需求,比如手机里的充电口、电脑的芯片框架,全都是铜堆出来的,这哪是市场份额,简直是把全球铜市场买成了自家后院。 要说必和必拓心里没数?不可能。它2025财年铜矿产量刚创下超200万吨的纪录,其中南澳大利亚的铜矿下半年还刷新了产量新高,紧接着就宣布扩建奥林匹克坝项目,这不就是盯着需求缺口补产能嘛。而全球最大的需求缺口在哪?就在中国。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摆着呢,2024年咱们精炼铜产量都1364万吨了,还是不够用,铜精矿外采率超过80%,相当于十吨原料里有八吨得从国外买,必和必拓这种矿业巨头,怎么可能放着这么大的生意不做。 它首席商务官邬睿格都公开说过,中国是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未来几十年脱碳化带来的铜需求增长,主要就得看中国,这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扩建的产能最终还是要靠中国消化。 中国的铜需求可不是可有可无的日常消耗,全是新能源产业催出来的硬刚需,这才是最关键的。就说新能源汽车,传统燃油车每辆也就用2千克铜,新能源车直接飙到83千克,差了40多倍,电机里的绕组线、锂电池的集流体,哪样都离不了铜。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都到1100万辆了,光这一块用铜就91万吨,比不少中小国家全年的消费量都高。光伏领域更不用说,每GW光伏装机就得用0.4万吨铜,2024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210GW,算下来又是84万吨铜被用掉。 更别说风电、储能、人形机器人这些新兴领域,现在全球15%的铜需求都来自新能源产业,而这15%里有一大半都在中国,必和必拓扩建铜矿,不盯着这些刚需盯着啥? 再说行业里的现实情况,全球铜矿供应本就紧张,2024年全球铜储量还降了2%,只有9.8亿吨,加上印尼Grasberg矿山出事故停产、巴拿马铜矿受环保问题影响,原料端更是捉襟见肘。而咱们中国的冶炼产能却在逆势增长,2024到2026年预计新增近300万吨精炼铜产能,前20大冶炼企业里咱们占了10席,这么大的冶炼能力,原料从哪来?只能靠进口。 必和必拓肯定盯着这块肥肉,它扩建奥林匹克坝,就是想在供应紧张的时候抢占先机,把铜卖给最需要的中国冶炼厂。 毕竟2025年铜精矿TC价格都跌到负数了,最低-44.5美元/干吨,冶炼厂本来就亏着钱,谁能稳定供应原料,谁就能抓住中国市场,必和必拓这点心思再明显不过。 而且必和必拓早就和中国绑在一起了,过去四十年它给中国出口了近30亿吨铁矿石,现在铜业务更是业绩的救命稻草,2025财年铜矿业务EBITDA都123亿美元了,占总利润的45%,这其中中国市场的贡献可少不了。 它还跟中国宝武、河钢这些龙头企业合作搞低碳转型,连碳捕集技术都愿意拿出来共享,说白了就是想靠深度绑定留住中国客户。之前奥林匹克坝矿区还考虑过向中国出口铀矿来助力扩张,现在扩建铜矿,自然更要盯着中国市场。 毕竟要是中国需求稍微松一点,全球铜价都得抖三抖,2025年9月印尼矿山出事,铜价立马大涨3.5%,逼近83000元/吨,这就说明市场对中国需求的依赖有多深,必和必拓怎么可能冒风险无视。 咱们国内企业对铜的渴求也能说明问题。铜陵有色自己的铜精矿自给率才10%,只能跑到厄瓜多尔建米拉多铜矿,二期投产后年产能才超20万吨,还是不够用。江西铜业干脆和国内外高校合作研发高端铜材,就是为了把铜用得更精,好应对原料紧张。 金田铜业更直接,靠再生铜循环利用技术生产高端产品,即便这样还得跟欧洲供应商合作抢订单,足见铜原料有多金贵。这些企业每年都要从必和必拓这类矿企手里买大量铜精矿,必和必拓扩建的产能,最终大概率还是流到了这些中国企业的冶炼炉里。 11部门刚发布的《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里都明确了,要多渠道保障铜原料供应,这等于给市场释放了信号:中国的铜需求只会稳中有增。必和必拓这会儿扩建铜矿,就是提前卡位,等着分这块蛋糕。 毕竟全球113个产业都要用铜,关联度高达91%,中国又是全球制造业的中心,铜需求根本降不下来。 要是必和必拓真敢无视中国,那它扩建出来的铜卖给谁?印度全年铜消费量还不到中国的零头,欧洲新能源产业增速远赶不上中国,除了中国,没哪个市场能消化这么多增量产能。
中国买下全球六成铜!必和必拓砸8.4亿澳元扩产,背后算盘全揭秘
山河又月明
2025-10-07 09:53:50
0
阅读:313
用户10xxx35
铜用完了后代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