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郑州大学那场演讲,现在想起来还觉得震撼。本来报告厅早被挤得满满当当,学校临时把场地挪到体育中心,愣是坐了快3000个学生,全是冲白岩松来的。 提问环节,一个女生站起来直戳痛点:“白老师,现在都流行拼爹,您怎么看?”台下瞬间笑成一片,谁都想知道这位名嘴会怎么圆场。 没想到白岩松就笑了笑,慢悠悠说:“同学们,拼爹得先有个爹能拼啊。”这话一出口,全场立马静了。接着他就说起自己的事,8岁那年父亲走了,家里就靠母亲一个人拉扯他和哥哥。 他小时候可不是现在这沉稳样,调皮得很,成绩烂到倒数第二。有次月考成绩贴在黑板上,他看着自己的名字在最底下,一气之下就把成绩单撕了。老师把母亲叫到学校,他以为少不了一顿骂,结果母亲拉着他的手说:“你考不好是没努力,但敢撕考卷,说明你不服输。只要肯下劲,别说班里第二,全年级第二你也能考上。” 这话像颗种子,在他心里发了芽。从那以后,他像变了个人似的,每天抱着课本读到深夜。有次冬天家里没暖气,他就裹着棉袄在灯下做题,手冻得通红也不放下。后来他考上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第一时间跑回家跟母亲报喜,母子俩抱着哭了好久。 大学毕业后,他进了央视,从最底层的配音员做起。1993年参与《东方时空》筹备时,他负责凌晨的早间新闻配音,每天凌晨4点就得到岗。有次稿件临时改了5遍,他连续配了3小时音,嗓子哑得说不出话,喝口热水又接着来。同事劝他歇会儿,他说:“这事我负责,就得做到最好。” 后来有人问他,身边有没有“拼爹”的同事。他说当然有,有些人家境好,能更早接触核心项目。但他从不羡慕,反而经常跟那些同事请教,看他们怎么策划选题、跟嘉宾沟通,然后把学到的东西用到自己的工作里。他说:“拼爹能给你入场券,可能不能留下来,还得看自己有没有真本事。” 那天演讲结束后,体育中心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大家不是被他的名气折服,是被他从谷底爬起来的劲儿打动。现在总有人抱怨没资源、没背景,可白岩松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拼”,从来不是拼爹,是拼自己不服输的劲儿,拼愿意比别人多熬的夜、多吃的苦。 你身边有没有靠自己逆袭的人?他们的故事有没有让你觉得,努力真的能改变命运?
大学的尽头是什么?刚刚刷到一个视频,一位辛辛苦苦做了40多年烧饼的老师傅
【11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