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点名”支持陈芋汐,一句话暴露处境,全红婵说的果然没错! 点开那条新闻时,心跟着揪了一下。央媒说“陈芋汐的坚持,值得被看见”,这话里藏着的温柔,懂的人都懂。跳水队的姑娘们,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对手,可总有人把她们放在天平两端,比来比去,忘了她们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每天要从十米台跳下几十次,膝盖上的淤青从来没消过。 全红婵之前在采访里说过:“我们不是敌人,是一起练的姐妹。”当时还有人觉得这是场面话,直到看见训练馆的监控——陈芋汐帮全红婵调整入水姿势,全红婵给陈芋汐递毛巾,俩人手拉手去食堂的背影,比任何奖牌都让人暖。可到了赛场,总有人盯着分数牌喊“谁赢了谁就是第一”,把那份并肩作战的情谊,磨成了冷冰冰的胜负。 陈芋汐的处境,其实藏在细节里。她比全红婵大两岁,技术更稳,可少了点“天才少女”的光环。每次比赛,镜头总爱追着全红婵的水花拍,轮到她出场时,解说员的语气都淡了半分。她自己从没说过什么,只是训练更狠了,别人练三个小时,她再加练一个小时的体能,教练劝她歇会儿,她摇摇头说“再练一组”。 这次央媒点名时,特意提了句“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浸着汗水”。这话多实在啊。跳水这项目,哪有什么“轻松夺冠”?全红婵的水花消失术背后,是每天上百次的起跳;陈芋汐的稳定发挥底下,是把每个细节抠到极致的较真。她们就像两块互相打磨的玉,少了谁,都少了份光彩。 之前有记者追问陈芋汐“会不会羡慕全红婵”,她低头笑了笑:“她跳得真好,我得向她学。”后来全红婵被问到同样的问题,晃着脑袋说:“姐姐很厉害,我怕跟不上她。”你看,孩子心里哪有那么多弯弯绕,是围观的人把胜负看得太重,忘了竞技体育最动人的,从来不是谁赢了谁,是有人愿意为了热爱拼尽全力,还有人愿意为对手的精彩鼓掌。 央媒的支持,更像在给所有人提个醒:别用“对比”消耗她们的情谊。陈芋汐的坚持该被看见,全红婵的天赋也该被珍惜,她们在十米台上的每一次跳跃,都是在为中国跳水争光,这份共同的目标,比一时的输赢重要多了。 训练馆的灯还亮着,两个小姑娘又站在了跳板上。这次没人再喊“谁会赢”,只有风吹过窗户的声音,和入水时那声清脆的“噗通”。这声音多好听啊,像在说:真正的对手,从来都是让彼此变得更好的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心动8》为什么大家都不看好吃六这对CP?网友:老六太功利了,目的性太强!吃吃
【2评论】【6点赞】
用户10xxx52
自从婵宝不跳水了以后,这个陈见一次屏蔽一次,每次都推送,看着实在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