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发文! 高调官宣26岁王曼昱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天? 点开新

老乡最是味儿 2025-10-06 21:09:02

人民日报发文! 高调官宣26岁王曼昱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天? 点开新闻的时候,手都有点抖。不是因为多意外,是这几年看着她摔了又爬起来,太知道这“喜讯”背后堆着多少绷带和汗水。26岁,对乒乓球运动员来说不算小了,可王曼昱身上那股“还能再拼拼”的劲儿,比刚进国家队时还足。 还记得东京奥运会混双丢金那回,她作为P卡选手临时顶上团体赛,决赛里咬着牙赢下关键分,镜头扫到她通红的眼眶,谁都知道那不是委屈,是憋着股“非要证明自己”的狠劲。后来全运会带伤作战,膝盖绑着厚厚的肌贴,每一次快速移动都让人揪心,可她愣是把女单冠军拽在了手里。 这次的喜讯,是她拿下了职业生涯里又一个分量极重的冠军,也是国家队给她的一份“迟来的肯定”。有人说她“大器晚成”,可懂球的都知道,她早就具备顶尖实力,缺的只是一个“被看见”的机会。乒乓球这项目就是这样,高手堆里想拔尖,不光要技术硬,还得熬得住寂寞,扛得住压力。 看她领奖台上的样子,比以前从容多了。不再是那个赢了球只会傻傻笑的小姑娘,对着镜头挥手时,眼神里有了股“该来的总会来”的笃定。台下她的主管教练红了眼眶,这对师徒搭档了八年,从省队到国家队,多少个凌晨的训练馆里,只有他们的球台还亮着灯。 全网恭喜里,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不是等来了这天,是她自己一步步走到了这天。”竞技体育从不说谎,你流的汗、受的伤、熬的夜,最终都会变成领奖台上的光。王曼昱最让人佩服的,不是天赋多高,是明明摔得最狠,却总能第一个站起来,拍掉身上的灰说“再来”。 现在的年轻选手里,有人靠灵气,有人靠冲劲,王曼昱靠的是“死磕”。技术有短板,就对着录像练到手臂抬不起来;心理素质不够稳,就主动申请打硬仗,把自己逼到绝境里找突破。这种“笨办法”,恰恰是最靠得住的办法。 看着她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突然想起她采访时说的话:“乒乓球教会我的,不是赢,是输了也别怕。”26岁的王曼昱,终于等到了属于她的高光时刻,可这绝不是终点。对她来说,下一个球、下一场比赛,永远比已经拿到的奖牌更重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王曼昱 王曼昱挑战赛 王曼昱名场面

0 阅读:0
老乡最是味儿

老乡最是味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