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博物馆挤爆了!非遗体验秒变打卡流水线?网友吵翻了 中秋国庆的博物馆,比景区还热闹!福州林则徐纪念馆里,香囊制作桌前挤满人,有人刚捏好香囊就举着拍照,转身就把半成品丢在桌上;中山博物馆的汉服展演,前排观众全程举着手机录像,连主持人讲汉服历史都没人听。这股“文博热”刚刷屏,吐槽声就炸了锅。 “这哪是感受传统文化,分明是换个地方打卡!”有人晒出福建民俗博物馆的竹编体验区照片:传承人埋头教技法,可游客们拍了照就走,桌上散落着一堆没编完的竹筐。立马有人反驳:“00后能主动走进博物馆,就算只拍张照,也是对传统的关注,总比刷短视频强!” 更有人分享自己的经历:“在深圳博物馆学做建盏,虽然只涂了层釉,但听完老师讲‘土与火’的故事,现在看到建盏就觉得亲切。” 反方却不依不饶:“很多活动就是摆样子,青花瓷体验就给个贴纸让贴,连青花料怎么调都没说,纯属浪费资源。” 支持者回怼:“博物馆的作用是种草,不是培养大师,先让年轻人愿意来,才有机会深扒文化内涵。” 其实吵来吵去,是有人执着“纯粹传承”,有人看好“破圈传播”。 现在节后博物馆开始总结,有的打算增加体验时长,有的计划加开文化讲解场。你说,博物馆该迎合打卡需求,还是坚守传统深度? 需要我帮你整理3个“不踩雷”的博物馆非遗体验项目,附详细的参与指南和收获清单吗?
双节博物馆挤爆了!非遗体验秒变打卡流水线?网友吵翻了 中秋国庆的博物馆,比景
太空行动常某人
2025-10-06 20:10:07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