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有可能成为过去十年,乃至将来十年,对我们中国贡献最多的一个外国领导人。别误会,他还真不是故意帮我们,但他死扛乌克兰,真就让中国迎来了一波意外的大机会。这几年俄乌战事没个完,俄罗斯就在泥潭里越陷越深,不得不在跟我们合作上退了不少让步。 海参崴,这个在地图角落里的远东港口,这几年突然和中国的东北变得前所未有的亲近。吉林、黑龙江的货物,不再必须绕远路去南方港口,而是能直接从这里搭船出海。 运输时间省下好几天,成本低了不少,让粮食商、配件厂的账面都好看了。这事要追根溯源,竟能一路指回到东欧战场上的硝烟。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本以为会是一场速战,但乌克兰在泽连斯基的带领下硬是死撑,战局拖成了消耗泥潭。 俄罗斯的经济压力跟着暴涨,军费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原本靠着欧洲市场的能源出口一夕之间断了路。 西方制裁封锁了管道、切断了金融结算,昔日的核心客户纷纷另找供应商。穷则思变,俄罗斯开始把焦点转向东方,给中国的合作机会比以前宽得多。 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谈判速度一下子快了,未来每年能向中国输送数百亿立方米天然气,还愿意在价格上打很大的折。 这意味着中国的能源供应更稳,用气和用油的成本下降,企业的压力也跟着减轻。 变化不仅在能源。俄罗斯对远东的防备一度很重,如今却主动让海参崴加入中国国内贸易的港口系统,这在过去几乎不可想象。 与此同时,中亚格局也悄然翻转,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消耗让它不能像以往那样对中亚五国严防死守。 中吉乌铁路这个被拖了二十多年的跨国工程终于签了协议,还定下了开工时间。这条线路建成后,新疆货物去波斯湾能快上近一倍,中亚的油气也更容易进中国。 另一圈涟漪在全球扩散。美国为撑乌克兰扔下了大量资源,战略焦点被拉向欧洲,在亚太的动作明显减弱。 欧洲本身更是被能源危机、援助负担逼得四处火灭。这段时间,中国得到了一个相对松弛的外部环境,南海、台海的局面也不再像过去那样被频繁搅动,可以更专心推进自己的发展规划。 商业领域的变化同样惊人。西方品牌撤出俄罗斯后留下巨大空缺,中国企业迅速填补,从汽车到手机,全线进入。 2024年,中国车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达到六成,虽然之后整体车市降温,但中国品牌依然稳住了半壁江山。 双边贸易额短短几年飙升了近一半,更重要的是结算方式发生了质变:过去动辄用美元,如今中俄贸易九成以上都直接用人民币。 这不仅让双方少了制裁的顾虑,还在实实在在地推动人民币走向更多国际交易。 这一连串的机遇,源头都是那场拖得漫长的冲突。泽连斯基坚持到底,让俄罗斯在战场的泥潭里难以脱身,被迫对中国放开合作的闸门。 中国并没有趁火打劫,而是用务实的方式一步步把握时机,将外部的乱局转化成自己的发展空档。 从能源到港口,从铁路到货币结算,这些都落在了实实在在的成果里,既稳了国内的盘,又扩大了外部的空间。 局势的变化本来是偶然,但能在变局中抓住机会,把风险换成增长,这才是中国最大的不偶然。
泽连斯基有可能成为过去十年,乃至将来十年,对我们中国贡献最多的一个外国领导人。别
幕沧小澜
2025-10-06 17:44:56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