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慈溪,一男子看金价上涨,决定把65.69克金首饰卖掉,他长了个心眼,在家里称

梨花朵朵映雪腮 2025-10-06 16:08:48

浙江慈溪,一男子看金价上涨,决定把65.69克金首饰卖掉,他长了个心眼,在家里称了重,可金店却称出59.12克,足足少了6克多按当时的价格,就是5000多元,男子觉得金店称有问题,立马报了警,结果惊呆众人。 (信息来源:光明网——浙江男子拿65克黄金回收变现,金店复秤却只有59克?警方调查揭露黑幕) “老板,你这秤……不对劲吧?” 2022年9月22日,浙江慈溪的一家黄金回收店里,气氛瞬间凝固。陈先生指着柜台上那台电子秤,脸色铁青。秤上赫然显示着“59.12克”,而他出门前在家用精准电子秤反复确认过的数字,是65.69克。 这一来一回,凭空蒸发了6.57克黄金。 按照当时高涨的金价,这意味着5000多块钱打了水漂。 店主脸上堆着职业性的假笑,不慌不忙地解释:“老哥,你这首饰戴久了,磨损、沾上油污,重量变轻是正常的。我们这都是标准秤,有计量局的合格标呢。” 他一边说,一边不经意地用手在柜台下方碰了一下,似乎想掩盖什么。 陈先生没有被这套话术唬住。他来之前就做足了功课,不仅拍下了自家称重的视频,还特意查过,黄金性质极其稳定,正常佩戴的磨损根本不可能达到克重级别。这秤,绝对有鬼! “磨损能磨掉六克多?你这金子是沙子做的吗?”陈先生不再废话,直接掏出手机,当着店主的面按下了“110”。 店主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警察的到来打破了僵局。面对身穿制服的民警,店主依然嘴硬,坚称自己的秤经过官方检定,绝无问题。 民警仔细检查了秤的外观,确实贴着“计量合格”的标签,看起来天衣无缝。 但经验丰富的办案民警没有轻易放过任何细节。一名辅警绕到柜台内侧,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每一个角落。突然,他在柜台下沿一个极其隐蔽的位置,摸到了一个用双面胶粘着的、火柴盒大小的黑色遥控器。 “这是什么?”辅警举起遥控器,厉声问道。 店主顿时面如死灰。 真相在标准砝码的测试下彻底暴露。当100克的标准砝码放上电子秤,屏幕显示“100克”。但当民警按下遥控器上的不同按键时,奇迹发生了:屏幕上的数字瞬间变成了“95克”、“90克”,最低甚至能调到“85克”。 每一次按动,都意味着顾客的真金白银被无形地吞噬。 这台看似普通的电子秤,内部被植入了微型控制模块,成了一台不折不扣的“鬼秤”。 面对铁证,店主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他交代,这套“作弊设备”是从网上非法渠道购得。 他的作案手法很有“策略”:交易前,他会先试探性地问一句“大哥,自己称过没有?”如果顾客含糊其辞或表示不清楚,他就知道下手的机会来了,趁其不备,用藏在膝盖附近的遥控器悄悄“抹零”。如果对方明确知道克重,他就老老实实按原价回收,避免穿帮。 经警方深入调查,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作案。在此之前,已有三名顾客着了道,加上这次未遂的诈骗,涉案金额已超过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这位店主自以为聪明的“生意经”,最终换来了一副冰冷的手铐。 陈先生的遭遇并非孤例。随着金价飙升,全国各地的黄金回收市场乱象丛生,“鬼秤”只是冰山一角。一些不法商家还会以“纯度不足扣损耗”、“火烧提纯有杂质”等五花八门的理由克扣重量,压低价格。 他们精准地抓住了大多数消费者不懂行、不带秤、怕麻烦的心理,肆无忌惮地收割着人们的财富。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鬼秤”背后已然形成一条完整的黑灰产业链。从非法改装、程序编写到网络销售,这些坑害消费者的工具被包装成“智能找零秤”、“生意秤”,在一些隐蔽的电商平台和社交群组中公然售卖,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为了从源头打击此类犯罪,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和警方已经开始行动。例如,杭州等地已试点为金店的电子秤安装防作弊芯片和监控系统,一旦秤的读数被非法篡改,系统会自动向监管平台报警。技术防范固然重要,但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样不可或缺。 在您决定出售闲置黄金前,请务必多留一个心眼。 记住: 1. 提前精准称重:去金店前,先到多家银行或正规金店免费称重,取平均值,并拍照或录像留存证据。 2. 选择正规渠道:优先选择大型品牌金店或有良好信誉的银行进行交易。虽然回收价可能略低,但秤准,安全有保障。 3. 全程紧盯:交易时,双眼不要离开你的金饰和电子秤,防止被调包或在称重时做手脚。 财富的积累来之不易,别让一时的疏忽,使它在骗子的遥控器下悄然溜走!

0 阅读:12
梨花朵朵映雪腮

梨花朵朵映雪腮

梨花朵朵映雪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