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不知搭错了哪根筋,在全球铁矿石价格下行趋势十分明显的情况下竟然单方面对中

康安说历史 2025-10-06 15:46:29

澳大利亚不知搭错了哪根筋,在全球铁矿石价格下行趋势十分明显的情况下竟然单方面对中国企业逆势涨价15%且拒绝以人民币结算,这是明晃晃地把中国钢企当成了提款机。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向国内钢企发出指令暂停采购以美元结算的必和必拓铁矿石,必须按现市场价以人民币结算。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每年要吞下超过 10 亿吨的量,以前差不多 60% 都来自澳大利亚,必和必拓这种矿业巨头更是靠着对华出口赚得盆满钵满,2024 年澳大利亚光是卖给中国的铁矿石就有 7.1 亿吨,出口额高达 1300 亿澳元,占了他们铁矿石总出口的 74%,铁矿石出口更是撑起了澳大利亚全国出口总额的 15% 以上。 可能是这种长期的卖方优势让他们飘了,觉得就算价格不合理,中国也得照单全收,却忘了市场规律从来不会惯着谁。 更讽刺的是,这波涨价赶上了最不该涨的时候。2025 年的铁矿石市场早就不是供不应求的局面,现货价格一路跌到了 80 美元 / 吨以下,澳大利亚自己的矿企都快扛不住了,力拓 2025 年上半年利润同比降了 16%,创了五年内最差的半年业绩,福德士河就算产量涨了 4%,利润照样暴跌 41%,只剩下 33.7 亿美元。 就在全行业都在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时候,必和必拓反而要涨 15%,这操作简直是顶着风浪往沟里跳。 要知道他们的开采成本低得惊人,每吨才十几美元,以前卖到 130 美元的时候毛利率就超 90%,现在就算按市场价卖都有的赚,非要贪得无厌当吸血鬼,未免太把中国市场当傻子。 这还不算完,拒绝人民币结算更是没看清形势的昏招。这些年中国一直在推进大宗商品人民币结算,铁矿石领域的人民币结算比例已经从 2022 年的不足 5% 涨到了 2025 年的 18%,早就不是新鲜事了。 必和必拓自己 2020 年就和中国宝武试过人民币跨境结算,2022 年还把首船人民币计价的铁矿石运到了日照港,现在反而翻脸不认,说白了就是还想抱着美元霸权的大腿占便宜。 可他们忘了,中国手里的筹码早就不一样了,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铁矿石期货每天交易量能到 1200 万手,是新加坡交易所的 8 倍,定价权早就不是西方机构说了算了。 所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暂停采购美元结算的必和必拓铁矿石,压根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早有准备的精准反击。 这一招直接打在了澳大利亚的七寸上,必和必拓股价当天就暴跌 6%,市值蒸发超百亿美元,澳大利亚国库部直接把 2025-2026 财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到 2.1%,因为铁矿石占了他们对华出口的 62%,直接影响 GDP 的 1.2 个百分点。 澳总理急着喊话要 “畅通无阻出口”,可早干嘛去了?之前加入美国牵头的 “关键矿产联盟”,还琢磨着限制稀土出口,一边赚中国的钱一边给中国使绊子,现在被反制了才着急,未免太不体面。 更关键的是,中国早就不是只能依赖澳大利亚的状态了。这些年一直在布局多元化进口,澳大利亚在中国铁矿石进口中的占比已经从 2020 年的 62% 降到了 2025 年的 53%,巴西淡水河谷靠着高品位矿石和人民币结算的诚意抢了不少份额。 重头戏是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这地方储量超 22.5 亿吨,2025 年底就正式投产了,首船矿石十月就运到中国,30 个月内就能实现 1.2 亿吨满产,完全能补上澳矿的缺口。 国内也没闲着,鞍钢西鞍山铁矿加速推进,废钢利用率要提到 30%,电炉炼钢技术一推广,对进口铁矿的依赖还能再降。 澳大利亚要是真以为能找到替代市场,那可真是想多了。全球 70% 的铁矿石需求都来自中国,其他国家要么没那么大产能,要么承担不起高额运输成本,根本填不上中国的空缺。 之前福德士河就算把氢能项目砍了开支,也得指望中国市场让利润回升,现在把最大买家得罪了,那些新开的矿山比如必和必拓投 29 亿美元建的南翼项目,每年 8000 万吨的产量卖给谁去? 要知道 2024 年中国钢企全行业利润才 290 亿美元,还不如全球三大矿企净利润的零头,马钢这些企业都亏着钱,哪有闲钱给澳大利亚当冤大头。 说到底,澳大利亚这波操作就是典型的拎不清,抱着过去的优势不放,无视市场变化和中国的战略布局,非要把送上门的生意往外推。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这记重拳,既是护着国内钢企的利益,也是给全球矿业市场立规矩:想赚中国的钱,就得按中国的规矩来,人民币结算不是选择题,而是迟早的事,逆势涨价更是行不通。 现在必和必拓要是还不松口,等着他们的只会是更多订单流失,毕竟市场有的是替代选项,少了澳大利亚这一家,中国的钢铁产业照样转得好好的。

0 阅读:57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