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红高粱》再陷争议漩涡 “红高粱精神”为何始终立不住? 诺贝尔奖领奖台上莫言那段被指“卑微”的发言再度被翻出。颁奖词中涉及中国历史的描述刺痛了大量国内读者。他笔下的八路军形象更被批评“缺乏基本尊重”。争议一路蔓延至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红高粱》。 小说主角余占鳌成为众矢之的。这个匪气十足、混迹江湖的角色很难让人联想到抗日英雄。他抢亲、杀人、劫道,形象复杂且充满原始野性。读者质疑:这样的人物真能承载民族精神吗? 《红高粱》的抗日主题被魔幻叙事冲淡。作品用大量篇幅描写荒诞情节:尿酿酒、野合、剥人皮。日本侵略的残酷现实反而沦为背景板。莫言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解构了历史,却未能树立起清晰的抗日理念。这种处理方式让“红高粱精神”显得空洞。 对比雷锋、时传祥、铁人王进喜这些深入人心的精神标杆,差距立现。这些榜样诞生于火热的建设年代,代表着普通劳动者的坚守与奉献。他们的事迹朴实感人,价值观清晰明确。而《红高粱》充斥着暴力、情欲和混沌叙事,难以引发大众共鸣。 文学评论界分成尖锐对立的两派。支持者赞赏莫言对人性的深刻挖掘,反对者则斥其丑化民族历史。这场争论早已超出文学范畴,演变为关于民族记忆与艺术表达的意识形态较量。 当一部作品连基本的历史尊严都备受质疑,它提炼出的精神又如何立得住脚?读者们争论不休: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文艺作品来传承民族精神?是直面黑暗的复杂叙事,还是弘扬正气的光明赞歌? 你怎么看?一部充满争议的作品,究竟该被捧上神坛,还是该重新审视?你对莫言的著作有何感受 莫言及其文学价值的讨论 高密的父老乡亲对莫言是怎样的评价
莫言《红高粱》再陷争议漩涡“红高粱精神”为何始终立不住? 诺贝尔奖领奖台上莫言
俊青聊天下
2025-10-06 14:53:30
0
阅读:6
用户17xxx01
丰乳肥臀可能在国家大剧院出演,丢死先人。我虽然没文化,也不会词穷到用胸和屁股比喻母亲、土地、民族和国家
大牛
红高粱在揩🚩红旗🚩的油
大为
问题是莫言自称这是它奶奶真实的事情,你能咋办呢?
大牛
一个投敌所好写手,能有什么精神?消化煤炭就有了精神病人才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