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母子因为迟到没赶上渡船,只能原地眺望,没想到暖心的一幕发生了,这时渡船的船长“鸣笛”提醒,快点!等你们。 母子二人没想到船长会等她们,惊喜来的太突然,妈妈高兴的都跳起来了,带着儿子一路小跑上船! 其实在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善举就可以感动很多人,船长等你是情分,不等是本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但所有的善意要有回应,就像这对母子,用自己的奔跑回应船长的善举,不能寒了人的心。 那天风挺大的,江面上的浪把渡船晃得微微打颤。母子俩赶到码头时,跳板都已经收了一半,发动机嗡嗡的声音透着股“马上要走”的架势。妈妈攥着儿子的小手,额头上全是汗,一半是跑急了,一半是急的——她们要去江对岸给孩子奶奶送药,要是错过了这班船,下一班得等俩小时,老人的降压药眼看就要断顿了。 孩子才五六岁,小短腿跑得直打绊,一边喘一边拉着妈妈的衣角:“妈妈,船要走了……”妈妈刚想对着船上喊一声,喉咙里的话还没吐出来,就听见“嘀——”一声长笛,不算刺耳,反倒像有人在耳边喊了句“别急”。她抬头一看,驾驶舱里的船长正探出头,挥着手示意她们快点。 那一刻妈妈都懵了,站在原地愣了两秒,反应过来后才拉着儿子往船上冲。孩子的鞋子都跑掉了一只,妈妈也顾不上捡,光顾着一个劲儿跟船上的人说“谢谢”。上船的时候,几个乘客还伸手扶了她们一把,有人笑着说:“这船长心善,上次我忘带身份证,他还让我先上船,回头再让家人把证送过来。” 其实谁都知道,渡船有渡船的规矩,到点就得开,耽误一分钟,后面的行程全得乱。船长完全可以装作没看见这对迟到的母子,按规矩启航,没人会怪他。可他偏不,就因为那一眼看到了妈妈眼里的着急,看到了孩子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模样,愣是多等了这几分钟。 这种“破例”的善意,从来都不是理所当然的。就像前阵子小区里的快递员,明明到了下班时间,还特意绕路把独居老人的快递送上楼,只因为老人腿脚不方便,打了好几个电话都没人接。老人后来特意买了箱牛奶放在快递站,说要谢谢他,快递员笑着摆手,可眼里的光藏都藏不住。 反过来想,要是这对母子觉得船长等她们是应该的,慢悠悠地走着上船,甚至还抱怨船开晚了;要是老人觉得快递员送件上门是本分,连句谢谢都没有,那下次谁还愿意多费这份心呢?善意就像个回音壁,你得先送出一声“谢谢”,才能听到温暖的回响。 现在总有人说“人情淡薄”,可仔细想想,那些藏在生活里的小善意从来没少过。可能是下雨天陌生人递过来的一把伞,可能是买东西时老板多找的钱又追出来还你,可能是堵车时前面的车特意让你先变道。这些事都不大,却能让人心里暖好半天。 关键是,我们不能把别人的情分当成本分,更不能让那些愿意伸出援手的人寒了心。就像这对母子,用一路小跑的真诚回应船长的等待,这份“懂分寸”的回应,比任何感谢的话都实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一对母子因为迟到没赶上渡船,只能原地眺望,没想到暖心的一幕发生了,这时渡船的船长
微光下的暮色
2025-10-06 14:16: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