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给中国送上大礼,不是一时兴起! 印度驻华大使馆 10 月 2 日放了个消息,说 10 月底之前,要把中印内地间的直飞航班给恢复了。 具体怎么飞,比如哪几条线、每天几班,得看两国航空公司最后定的方案。 这事儿看着只是个航班恢复的通知,可细琢磨就知道,印度这回可不是一时兴起,这 “礼物” 背后藏着的,全是它自己绕不开的现实压力。 要知道,这中印直飞航班,一停就是五年。2020 年那会儿,因为疫情,各国都收紧了航班,中印停航也算正常操作。 可后来不一样了,中国早就全面放开了,国际航班基本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就印度这边,一直拖着没动静。 为啥?说穿了还是中印关系闹的。那几年印度往边境派了不少兵,时不时搞点小动作挑衅,一会儿在加勒万河谷那边挑事,一会儿又对中国商品加关税、搞进口限制,把两国关系折腾到了近几年的低谷。 航班这事儿,就成了它手里攥着的一个 “政治筹码”,愣是捏了五年没松。可筹码这东西,捏久了容易扎自己手。 印度之前一门心思跟中国玩关税战,觉得把中国商品的税提上去,就能保护自己的 “印度制造”,还能逼着国内企业找替代来源。 结果呢?反倒是自己的企业先扛不住了。 就说印度的电子行业,咱们都知道印度是全球手机组装大国,可手机里的芯片、屏幕、电池这些关键零件,80% 以上都得从中国进口。 2023 年印度对中国电子零部件加了 20% 的关税,这下好了,印度本土组装的手机成本一下涨了 15% 还多。 消费者也不买账,去年印度手机销量同比降了 8%,不少人宁愿等着买二手的旧款,也不愿花高价买新款。 印度电子制造商协会后来都忍不住吐槽,“这关税加的,不是帮自己人,是把自己人逼到墙角”。 不只是电子行业,印度的医药行业更离不开中国。 印度号称 “世界药房”,可它生产药品的原料药,有 60% 以上是从中国进口的 —— 像生产退烧药的对乙酰氨基酚、生产抗生素的青霉素原料,基本都得靠中国供应。 2022 年印度也跟风对中国原料药加了关税,结果没过三个月,印度国内就出现了退烧药、抗生素短缺的情况,不少药店的货架都空了,连公立医院都开始限制开药。 这些事儿堆到一块儿,印度的经济压力就大了。 所以这次恢复直航,说白了就是印度想给经贸合作 “松绑”。之前停航这五年,中印的商务人士往来太折腾了。 比如北京的商人要去新德里谈生意,得先飞到新加坡或者迪拜转机,全程下来得 12 个小时以上,光机票钱就得比直航贵 30%,还得额外花一晚住宿费。 很多中小企业老板嫌麻烦、成本高,干脆就把和印度的合作搁下了 —— 毕竟小本生意,折腾不起。 有人可能会说,印度是不是又在玩什么套路?先恢复航班,等自己缓过来了再搞事情。 这话不能说没道理,印度之前也不是没干过反复的事儿。 恢复直航不是印度突然 “友好”,而是它不得不做的选择 —— 与其抱着 “对抗” 的念头继续内耗,不如先把经贸的 “通道” 打开,让自己的产业先喘口气。 说到底,国家之间的往来,最终还是得看现实利益。 信息来源:印度驻华大使馆 2025 年 10 月 2 日、3 日发布的公告明确,中印直飞航线将于 2025 年 10 月底前依据冬航季航班计划恢复,具体实施由两国航司商业决策确定。
印度给中国送上大礼,不是一时兴起! 印度驻华大使馆10月2日放了个消息
小茹吖
2025-10-06 12:48:16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