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董明珠上门讨要42万货款,经销商却说:“再发50万的货,卖完一起结!”董明珠灵机一动道:“行!先去仓库看看!”谁知到了仓库,董明的一番操作,让经销商直呼:“这女人真狠!” 董明珠出生在1954年的南京,那时候她家是普通工人家庭,她排行老七,从小生活就挺接地气的。她中学毕业后考上安徽芜湖干部教育学院,学统计专业。1975年分配到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从事行政和统计工作,那份差事稳定但收入不高。她结婚后生了个儿子,可丈夫在儿子两岁时病故了,她得一个人拉扯孩子。研究所的日子过得紧巴巴,她把儿子交给母亲照顾,继续上班挣钱养家。那些年她没再婚,就这么咬牙坚持下来。 1990年她36岁了,觉得南京机会少,就辞职南下珠海。那年珠海是经济特区,她应聘进海利空调厂,从底层销售员干起。公司当时叫海利,主要产空调,但规模小,资金链紧。她被派到安徽区域开拓市场,那地方经济不发达,销售难做。她每天联系经销商,记订单,慢慢熟悉空调生意。刚入行她跟着老业务员学,跑过天津北京等地,业绩逐步上来。1991年初,公司让她去合肥处理一笔拖欠的42万货款,这是前任留下的烂账,她得硬着头皮接手。 董明珠到合肥找到经销商,那人欠了42万空调货款,一直拖着不给。她提出结清欠款,经销商说资金周转不开,得等货卖完再算。她追问时间,他避开话题,提出再发50万货物,卖完一起结算。她没马上答应,而是要求查看仓库库存。经销商带她过去,她检查发现货物堆在那没动,数量和质量都对得上账。她确认经销商不是卖不出去,而是故意拖款。她打电话回公司,安排车辆把货物拉回。这样直接收回资产,避免公司继续吃亏。经销商急了,说以后不合作,她没让步。货物拉走后,经销商觉得她下手太绝。 这件事让董明珠在公司里出名,大家觉得她处理得果断。公司止住了42万损失,还断了和不靠谱经销商的合作。她从这事学到,生意不能光靠关系,得守底线。经销商那种拖欠习惯在当时常见,但她用行动断了后路。公司领导看重她这种作风,逐步给她更多责任。她没被拖欠吓倒,反而用智慧化解了风险。这笔债追回后,她在安徽市场的业绩稳住,帮公司打开局面。 货拉回珠海,公司资金压力减轻。董明珠凭这事升了职,1992年当上销售经理,管更大片区。她推行现款现货策略,经销商先付钱再拿货,这在当时不常见,但帮格力避免坏账。她个人销售额那年到1600万,占公司八分之一。1994年她升副总经理,参与公司决策。公司那年改名格力电器,她主导营销改革,建区域销售公司。她的管理风格严,打击假冒货,推动销量年年涨。 进入2000年代,她当上总经理,领格力进海外市场。她抓自主研发,投钱搞空调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公司营收从几十亿跳到千亿。她2012年当董事长,继续管日常事,推动多元化如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她的铁腕帮格力稳住空调龙头位,尽管竞争激烈。她个人财富从持股积累起来,还捐钱建学校医院。但她焦点总在企业运营上。格力从地方厂变成全球大企,她从销售员到领袖,这路径靠实际能力一步步走出来。 董明珠的职业路从底层起步,到管千亿公司,靠的就是不服输和解决问题本事。1991年那事是起点,她没让公司吃亏,还立了规矩。经销商拖欠在生意场常见,她用拉货方式断了念想。公司后来销量大增,她的管理功不可没。她没再婚,就专注工作,拉扯儿子长大。她的故事说白了,就是普通人用努力闯出一条路。格力空调现在到处见,她早期贡献大。她还获过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证明能力实打实。 这个故事接地气,就发生在90年代生意场上。董明珠不是天生强势,是现实逼她硬起来。经销商想坑钱,她直接反制,避免更大损失。公司资金链那时候紧,一笔坏账能拖垮。她检查仓库后拉货,这招简单但有效。事后她回忆,没想太多,就为公司着想。她的坚持帮格力避开不少坑,经销商体系后来建得稳。她从安徽市场起步,逐步管全国销售,业绩年年翻倍。她的管理不留情面,但帮公司长大。 后续发展看,她1994年后主导改革,格力空调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好几年。她抓质量,投研发,让产品卖得好。2007年她当总裁,领公司过经济波动。2012年董事长后,她推海外扩张,营收破千亿。她的作风严,对内部腐败零容忍。格力市值稳,她个人成亿万富翁。但她没停步,继续督智能家电。她的路从追债开始,到企业巨头,靠实际行动。经销商那种老油条在当时多,她没惯着毛病。
1991年,董明珠上门讨要42万货款,经销商却说:“再发50万的货,卖完一起结!
陈砚之
2025-10-06 12:47:48
0
阅读: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