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妯娌给我打电话,说她养的土鸡问我要不要?我问她多少钱一斤?她说这是纯土鸡,都是吃粮食和青草根长大的,足足养了一年半多,50一斤特别好吃!不是市场上那种假的土鸡!我过年市场上买的土鸡29一斤,这个感觉有点贵,我就要了6只。虽然价格有点贵,但确实好吃和市场上买的鸡。 挂了电话我就转了钱过去,妯娌说第二天让老家的班车捎过来,到时候我去车站接就行。我妈在旁边听见了,念叨我“你这孩子,50一斤的鸡也敢买,市场上20多的不也能吃?”我跟我妈说“妯娌家的鸡我见过,去年回老家的时候,看见它们在院子里跑,吃的都是玉米和地里的虫子,跟市场上那种圈养的不一样”。我妈摇摇头,没再说话,估计是觉得我浪费钱。 第二天早上我特意提前半小时到车站,班车晚点了十分钟,司机师傅从行李舱拖出个竹编筐,盖着块蓝布。“这是你嫂子让捎的鸡,说杀好褪干净了,怕坏,底下垫了冰袋。”我掀开布一看,六只鸡装在塑料袋里,一只袋一只,鸡皮是浅黄的,摸着手感紧实,不像超市买的鸡皮松垮垮还发黏。拎起来沉甸甸的,一只怎么也得有三斤往上。 回家路上我妈打电话问接到没,我说刚上车,她在那头哼了声:“我倒要看看这50一斤的鸡长啥样。”进门把鸡搁厨房,我妈凑过来看,捏了捏鸡腿:“哟,这肉是瓷实,骨头摸着也硬。”我说中午就炖一只,她摆摆手:“先冻着吧,晚上我闺女回来吃饭,让她也尝尝你这‘金贵鸡’。” 傍晚我闺女放学,一进门就喊:“妈,啥味儿这么香?”我正炖着鸡汤,锅里咕嘟咕嘟响,汤已经熬成奶白色,飘着层薄油花。我妈在旁边择菜,鼻子使劲嗅:“你爸非说这鸡好,我看就是心理作用。”结果吃饭时,她舀了勺汤,吹凉喝了口,眼睛都瞪大了:“这汤真鲜!没放味精吧?”“就放了点盐和姜片,”我夹了块鸡胸肉给她,“你尝尝肉。”她嚼了嚼,点点头:“不柴,还挺嫩,比上次你二姨从乡下带的那只强。”我闺女扒拉着碗里的鸡肉:“妈,这鸡真好吃,明天还能炖吗?” 晚上我给妯娌发微信:“嫂子,鸡收到了,炖了一只,我妈和闺女都夸好吃。”她回了条语音,声音乐呵呵的:“好吃就中,家里还有十几只,都是散养的,你要是吃完了吭声,我再给你捎。对了,你哥说下次你回老家,带你去鸡窝捡鸡蛋,那鸡蛋黄才叫黄呢。”我妈凑过来看手机,嘟囔:“下次回去真得看看,这鸡养得是不赖,50块……好像是不贵了。”我笑着说:“现在信了吧?人家这是真材实料。”我妈白了我一眼,转身去冰箱翻腾:“剩下那五只别都冻着,明天给你张阿姨送一只,让她也尝尝,省得她老说我不会买东西。”
最近亲戚圈里出了一件大事,实在太过于离奇,让网友百思不得其解。
【12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