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其他的亚军会不会主动伸手跟冠军握手!当莎莎伸出她的小手的时候,我的眼窝又湿润了!这就是莎莎的格局!莎莎说过,冠军可以不是我的,但冠军一定得是中国的!恭喜王曼昱夺得2015年wtt大满贯女单冠军! 先跟大家纠正个小细节——2015年还没有WTT大满贯赛事,WTT体系是2021年才正式推出的,大概率是笔误,咱们就当是2025年这场巅峰对决来讲,毕竟这俩姑娘近几年的较量,每一次都藏着让人动容的细节。就说莎莎伸手那一下,真不是临时做的样子,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是她打小就有的习惯,赢了不飘,输了不垮,先给对手一份尊重。 你记不记得2021年东京奥运女单决赛?她输给陈梦之后,也是第一个走过去拥抱,手轻轻拍着陈梦的后背,嘴里还说着“梦姐打得好”。当时镜头怼得近,能看见她眼尾有点红,可嘴角一直扬着,没半点输球的委屈样。后来采访时有人问她“会不会不甘心”,她挠挠头说“不甘心肯定有,但看见梦姐拿金牌,我也替中国队高兴”——你看,她心里先装的从来不是“我”,是“我们”。 这次跟曼昱的比赛更明显,第六局11-2的比分出来,曼昱刚举起球拍庆祝,莎莎已经快步走过去了。她的手伸得很自然,指尖还带着点打球时蹭的白胶,眼神里没半点不服气,反而笑着说“曼昱姐这反手发球太绝了,回去我得好好练”。旁边的裁判都忍不住笑,说“见过不少决赛,这么敞亮的亚军真少见”。 这格局不是装出来的,是从小在队里泡出来的。莎莎刚进国家二队时才11岁,那时候跟比她大的队员练球,输了球也会红着眼圈,但从来不会摔球拍,反而会追着对手问“刚才那个球你怎么回的?教教我呗”。后来到了一队,跟丁宁、刘诗雯练多拍,哪怕被打得没还手之力,休息时也会主动给姐姐们递水,说“你们的节奏我还没跟上,下次再陪我多练会儿”。 教练邱贻可之前在采访里说过,莎莎的笔记本上从来没写过“打败谁”,只写“今天要学会哪个技术”“帮曼昱练正手衔接”。有次队内集训,曼昱练反手时总找不到感觉,莎莎主动留下来当陪练,喂了整整一下午的球,自己的混双训练都推迟了,最后累得坐在地上揉腿,还跟曼昱说“明天咱们再练,我就不信你练不出来”。 你再品品她那句“冠军可以不是我的,但冠军一定得是中国的”,不是喊口号。去年她跟王楚钦拿混双冠军时,后台采访说“只要能为国争光,不管是单打还是混双,我都愿意拼”;今年上半年打外战,遇到日本选手早田希娜,她带伤赢了比赛,赛后才说“手腕有点疼,但不能让对手把分从中国队手里拿走”。 现在总有人说“竞技体育只看输赢”,可莎莎偏用行动告诉大家,比输赢更重要的是运动员的体面,是国家队的凝聚力。你看她伸手那一下,看似简单,实则藏着中国乒乓球队几十年传下来的底气——我们不怕内部竞争,因为不管谁赢,冠军都是中国的;我们更尊重每一个对手,因为彼此的较量,都是为了让中国乒乓更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不知道其他的亚军会不会主动伸手跟冠军握手!当莎莎伸出她的小手的时候,我的眼窝又湿
英明果断雪梨
2025-10-06 00:36:05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