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龙下线,没人鼓掌,它却悄悄改写中国航空史 2025年10月初,AG600“鲲龙”的第三架飞机造好了,飞上了天,第四架的机头也送进了工厂,这说明它不再只是试飞的样机,开始按流程批量生产了,以前是一架一架地试,现在能接连着造好几架,变化不小。 这飞机能在水上也能在陆地上起降,全世界只有三款这样的飞机,它个头最大,但厉害的不是大,是能去别的飞机去不了的地方,中国海岸线长,湖泊多,森林着火了,消防车进不去,它十分钟就能到,别的国家要么没这种专门的飞机,要么早就停产了。 有人以为拿到适航证就完了,其实最难的才刚开始,国外用户买不买账,中国标准人家认不认,会开这飞机的全国不到二十人,灭火时水洒得准不准,水面起降稳不稳,全得靠一趟一趟飞,一遍一遍测,一点一点改,批产机的任务就是飞,测,改,慢慢磨出来。 国家刚出台新政策,把“鲲龙”定为重点应急装备,四川和云南那边正在建智能救援网络,以后它能连上北斗系统,还能对接AI火点识别,不再单打独斗,成了整个救援体系里的一环。 它不拉客,不跑热门航线,也上不了热搜,可每次从水面滑起来,都在说一件事:中国能造普通的飞机,也能造泡得进水、冲得过火的特种机,车间里一颗颗螺丝钉,比任何掌声都更实在。
鲲龙下线,没人鼓掌,它却悄悄改写中国航空史 2025年10月初,AG600“鲲
零零后小萌新
2025-10-05 18:09:50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