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张云逸去开会,途经交通站时,他想让站长帮忙找船,却发现花盆被摆在外面,

轩叔观察 2025-10-05 14:26:21

1942年张云逸去开会,途经交通站时,他想让站长帮忙找船,却发现花盆被摆在外面,警卫员提醒:“师长,有叛徒,我们快走吧!”[无辜笑] 7月的淮南根据地,张云逸接到一份加急电报:赶往苏北盐城开会,事关新四军下一步战略部署,从淮南到盐城,直线距离不过百余公里,但横亘着日伪军层层封锁的大运河。 这条运河在抗战时期成了一道生死线,日军在沿岸每隔三五里就设一个据点,水面有巡逻艇往返,两岸架着探照灯,普通老百姓想过河都难,何况是新四军的高级将领。 他带着一个警卫连出发,化装成行商队伍,七月的苏北闷热难耐,一行人顶着烈日赶到大运河边的戴湾交通站,这个交通站表面是间杂货铺,实际负责接送过往的我军干部。 刚到村口他眼睛一扫,心里咯噔一下,那盆石榴花原本该放在屋里窗台上,现在却摆在窗外,这是交通站的暗号体系,花盆在内侧表示安全,放外面就是最高警报。 警卫连长想冲进去看看,被他拦住了,他让几个战士扮成路人在附近转悠,自己在巷子里观察地形,半小时后一个战士从花盆底下摸出个油纸包,里面有张纸条:彭五叛变,已带鬼子来过两次。 彭五是这个站的交通员,跑了三年线,对交通站的所有秘密一清二楚,更要命的是他知道张云逸这次的行程安排,时间不等人,会议明天就开,绕道要多走三天,根本来不及。 他当机立断,换装备、改路线、照样过河,战士们脱下长衫换上短打,每人腰里别把镰刀,肩上搭条麻袋,隐蔽在村里的副站长听到消息摸过来,说村东有条小渔船,船主是自己人。 那条船平时打鱼用,又破又小,十几个人挤上去,船帮子都快贴着水面了,船老大撑着篙子,选了个偏僻的渡口往对岸划,河面上雾气蒙蒙,能见度不过十来米。 船到河心对岸突然传来喊声,雾气散开,七八个伪军端着枪站在岸边,领头的小队长喊话:站住,接受检查!船老大装作没听见继续划,小队长直接举枪瞄准了。 他压低声音让大家别动,自己站起来朝对岸喊:“兄弟别开枪!我们是割草的,去对岸草滩子干活。”小队长不信,非要上船检查,船靠岸时,他主动迎上去帮他上船,趁着拉手的瞬间,一个擒拿把他控制住了。 枪口顶在后腰上,小队长吓得直哆嗦,张云逸在他耳边说:“别出声,我问你答,彭五在哪?”小队长一听这名字,以为是自己人,结结巴巴说在平桥镇日军据点。 他计上心来对小队长说:“彭五让我们来找你,说好一起发财的事办妥了,你带我们进镇,见了彭五少不了你的好处。”小队长半信半疑,但感觉后腰上的枪口,也只能照办。 一行人大摇大摆进了平桥镇,小队长带路去了据点,隔着门洞往里喊了几声,彭五探头出来,看见小队长身后一群“农民”,正要开口,突然认出了他。 他转身想跑,两个战士已经冲了上去,院子里的日军还没反应过来,战士们已经押着彭五撤了出来,撤到镇外一个废窑里,他亲自审问,彭五交代,他家人被日军抓了,扛不住就当了叛徒,已经出卖了三个交通站。 当天傍晚彭五在那个废窑里被就地处决,他一行连夜赶路,第二天清晨准时到达盐城,参加了那次重要会议。 这件事后来成了新四军内部的教育案例,地下交通站的暗号系统救了大命,那盆石榴花价值千金,更关键的是临场应变,张云逸用彭五的名字做敲门砖,反而把叛徒给抓了回来。 抗战时期的敌后斗争,从来不是靠蛮力。一个花盆的位置,一句话的措辞,一个动作的快慢,都可能决定生死,那些地下工作者制定的每一套暗号,每一个预案,都是用无数次血的教训换来的。 网友们敬佩不已: “这盆花救了整个队伍啊!细节决定成败,当年的地下工作者太厉害了。”   “张将军临危不乱真是大将风范,要是现在的人估计早就慌了神。”   “看完后背发凉,叛徒太可恨了!好在首长机智果断,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这种暗号方式真聪明,比现在的高科技也不差,关键时刻靠的就是智慧。”   “伪军队长估计这辈子都有心理阴影了,这波操作简直满分!”   “应该多讲讲这样的历史故事,比电视剧精彩多了,而且都是真事。”   “彭五这种叛徒死有余辜,在战争时期出卖同志最可耻。”   “看完深刻体会到,革命前辈的应变能力都是生死关头练出来的。”   如果你是张云逸将军,在发现花盆暗号异常时,你会做出怎样的判断和决策?   官方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0 阅读:54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