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24岁的青楼女子张素贞正在接客,然而当她开始宽衣解带时,一把枪却抵住了她的头。客人冷冷说道:“你心里清楚我的身份,跟我走一趟。”[无辜笑] 当天奉天城南关一条僻静的胡同里,德胜楼青楼二楼的雅间内烛光摇曳,24岁的张素贞听见楼梯传来脚步声,她刚解开旗袍的第一颗盘扣,房门就被人推开了。 来人穿着绸缎长衫,手里却端着一把勃朗宁手枪,黑洞洞的枪口直指她的额头,“别动,跟我走。”男子压低声音,眼睛却盯着她床边的牛皮箱。 张素贞没有尖叫,也没有求饶,只是平静地说:“让我换身衣服。”说着就要去拿那只箱子,男子抢先一步打开箱盖,里面两把德国造毛瑟手枪,子弹已经压满弹夹,扳机处还系着红绸,这才是真正的张素贞,人称“驼龙”的女土匪头子。 八年前16岁的她被父亲以三百块大洋的价格卖给了德胜楼,老鸨看中她细腻的皮肤和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给她取了个花名叫“素贞”,头一年她每晚以泪洗面,第二年学会了笑着迎客,到第三年已经能熟练地在觥筹交错间套出客人的底细。 18岁时她接待了一个特殊的客人,那人自称是做粮食生意的,出手阔绰,一掷就是五根金条,三个月后这个“粮商”亮明身份,他是盘踞在铁岭一带的“仁义军”首领王大龙,手下有八百多号人。 王大龙要为她赎身,老鸨狮子大开口要一千块大洋,谈崩了,王大龙当夜就绑走了老鸨的独生子,扔下话:“要钱还是要人,你自己选。”三天后张素贞穿着一身红衣裳上了山。 王大龙给她的见面礼就是那两把毛瑟枪,“在山上,枪比男人靠得住。”他这样说,张素贞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练枪,手掌磨出血泡也不停,四个月后她能在百步外打中铜钱,六个月后能骑在马上射中飞鸟。 山寨里的汉子们起初看不起这个青楼出身的女人,直到她在一次火拼中连毙三个官兵,救下被围困的七个弟兄,从那以后,大家都叫她“龙嫂”,见面要恭恭敬敬喊一声。 1923年农历七月张作霖派李杜带兵围剿,李杜先找到当地的纪家庄园主商量,让他假装答应给仁义军提供粮食,实际上在粮仓里埋伏了五十个枪手。 王大龙带着二十多个弟兄去提粮,刚进院子就遭到伏击,子弹像雨点一样泼过来,王大龙中了七枪,临死前把张素贞推下马:“快跑!”她身上也中了两枪,左肩和右腿各一处,硬是咬着牙爬出包围圈。 张素贞在深山里躲了半年,伤口愈合后只做一件事,打听纪家的动向,1924年中秋夜,她带着十二个死士摸进纪家大院,那一夜从掌柜的到看门的,包括纪家老爷的两个儿子,一共三十七条人命。 事后东北各大报纸都登了,《盛京时报》的标题是“女魔头血洗纪家庄”,张作霖看了报纸当场拍桌子,悬赏五千大洋要她的人头。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张素贞染了头发,化名海棠春,又回到了奉天城的青楼,白天她接客陪酒,晚上偷偷联络旧部,计划东山再起。 可她没料到就连自己最信任的老四也眼馋那五千大洋,老四向官府告密,换来的条件是免他一死,那个深夜密探老白龙带人破门而入,事后老白龙说:“她当时要是摸到那两把枪,我们至少得死三个。” 张学良听说抓到了驼龙,专门去看守所见了她一面,出来后他对李杜说:“留她一命吧,她也是被逼的。”李杜当夜就把她拉到刑场,三枪毙命。 1925年1月19日凌晨,长春西门外的刑场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张素贞穿着一件紫色斗篷,头上戴着黑绒帽,临刑前要了一壶烧酒,一口气喝干,有人在人群里喊:“女土匪,怕不怕?” 她回头看了一眼,吐出最后四个字:“这辈子,值了。”枪声响起时,她才24岁。 网友们议论纷纷: “这姐们真是狠人,从青楼头牌到土匪头子,人生比电视剧还刺激!但灭门纪家那事确实过了,冤有头债有主,孩子总是无辜的。” “那个年代的女人太难了,要不是被卖进窑子,她可能就是个普通农妇。乱世逼人疯,但选择杀人报仇确实是她自己的决定。” “张学良居然想保她?看来少帅也怜香惜玉啊!不过李杜做得对,这种悍匪放了后患无穷。” “说她是侠女的醒醒!劫富济贫?不过是黑吃黑罢了。土匪火并牵连百姓的事可没少干。” “两把德国手枪太帅了!果然乱世中只有枪杆子最靠谱,比男人可靠多了。” “最惨的是纪家那些佣人和孩子吧?现在影视剧只拍她飒的一面,故意忽略灭门惨案。” 如果活在当下,张素贞的才能可能用在哪些正道上,是当特种兵、企业家还是扫黑警官? 官方信源: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1925年24岁的青楼女子张素贞正在接客,然而当她开始宽衣解带时,一把枪却抵住了
轩叔观察
2025-10-05 13:25: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