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玩大了 48小时就降服? 210月1日法国特种兵出动直升机,强行登上“博罗凯”号油轮(曾用名“普什帕”号)那阵仗搞得跟抓了多大🐟似的。二话不说就把船扣了,连两名船员都给控制起来,押往圣纳泽尔市附近的军事基地。想不到这事儿刚过48小时就陷入被动! 哪想到这船背后的水,比大西洋还深。法国海军当时在比斯开湾截停它时,甲板上的特种兵荷枪实弹,直升机在头顶盘旋,活像抓恐怖分子。事后海关跳出来说,这船装了3000吨“走私柴油”,要偷税漏税近200万欧元——可这话刚落地,油轮所属的希腊船运公司“地中海航运联盟”就炸了锅,直接把全套文件甩到了欧盟委员会的办公桌上。 这船哪是什么“走私船”?2024年9月28日从西班牙巴塞罗那港出发,运的是给西非多哥的人道主义援助柴油,连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背书文件都有。船主在雅典开记者会时拍着桌子骂:“我们连欧盟的能源出口许可证都贴在船舱门上,法国特种兵登船时连看都没看!”更打脸的是,那两名被抓的船员,一个是菲律宾老水手,在这条航线上跑了12年;一个是乌克兰工程师,老婆还在基辅等着他回去过结婚纪念日——两人的家属当天就堵在了法国驻菲律宾使馆门口,举着照片哭着要说法。 法国这才发现,自己捏的不是“走私犯”,是颗烫手山芋。希腊政府第二天就召见了法国大使,措辞硬得像钢筋:“在欧盟海域执法,连提前48小时通报都没有?当我们是空气?”要知道希腊和法国刚在9月签了军舰采购合同,这笔25亿欧元的生意还没捂热,就因为一艘油轮闹得脸红脖子粗。更糟的是欧盟委员会,直接发了份“关切函”,问法国是不是忘了《申根区执法协作条例》——跨境执法得先跟船籍国通气,这是写在欧盟法律里的规矩。 国内舆论也跟着翻了天。法国《世界报》扒出,负责这次行动的海关负责人,上个月刚因为“误扣意大利渔船”被停职过,这次居然又犯了同样的错。马赛港的渔民们更生气,他们天天跟走私柴油斗智斗勇,法国海关却跑去截停合法援助船,“抓小放大”的操作让不少人骂政府“为了刷政绩脑子进水”。连法国国防部长在议会被追问时,都支支吾吾说不出“走私证据”,只含糊地说“接到线报后采取的紧急行动”——可谁都知道,所谓“线报”,不过是海关抽查时看错了舱单编号。 48小时不到,法国就从“执法先锋”变成了“违规者”。先是偷偷把两名船员从军事基地转移到民用拘留所,伙食从军用盒饭换成了菲律宾菜;然后海关悄悄联系希腊船运公司,说“可以协商解决”。希腊那边根本不买账,直接要求法国公开道歉,还要赔偿油轮滞留期间的损失——每天光停泊费就1.2万欧元,再加上延误的援助物资违约金,算下来得赔小10万欧元。 说到底,这事儿就是法国想耍威风,结果玩脱了。想借着“打击能源走私”在欧盟面前立威信,却连最基本的执法流程都抛到脑后。现在好了,欧盟要查它违规,希腊要它道歉赔钱,国内舆论骂声一片,原本以为是场漂亮仗,最后打成了“烂摊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法国玩大了 48小时就降服? 210月1日法国特种兵出动直升机,强行登上“博罗
曼彤说世界
2025-10-05 02:20: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