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成精了?”9月27日于上海,一女子从老家购得一只大公鸡,本欲宰杀滋补身体,

湖锦行 2025-10-04 15:22:13

“真要成精了?”9月27日于上海,一女子从老家购得一只大公鸡,本欲宰杀滋补身体,无奈孩子执意当宠物养。令人意外的是,这只公鸡毫无好斗之性,反倒脾性很好,十分粘人和猫狗宠物没什么区别,只要叫它名字,它就过来找主人,女子表示大公鸡和家人感情很深,网友:这可是二十星宿中的昴日星君!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上海的孙女士家中,迎来一位特殊“新成员”——大公鸡。这本该沦为盘中佳肴的禽类,如今却融入家庭日常,为孙女士一家的生活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最初,她特意从老家带回这只健壮的大公鸡,原本计划炖汤给家人补身体。 可刚到家,孩子看到公鸡扑棱着翅膀却不凶悍,便拉着她的衣角恳求:“妈妈别杀它,我们养着好不好?” 孙女士起初犹豫,毕竟公鸡在多数人认知里只是家禽,可看着孩子期待的眼神,最终还是点了头。谁也没想到,这个临时的决定,竟让家里多了份意外的温暖。 而这只大公鸡没有传统家禽那些的 “野气”,它不会追着人乱啄,也不会在清晨高声打鸣而惊扰邻居。 家人试着喊它 “咕咕”,它竟会歪着脑袋晃悠过来,用柔软的羽毛蹭蹭人的手心;家人坐在沙发上休息时,它会安静地蹲在脚边,不像猫狗那般闹腾,却有着同样的陪伴感。 现在孩子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找 “咕咕”,给它添食、梳理羽毛,原本调皮的孩子,也渐渐学会了细心与责任。 以前家人饭后各自刷手机,如今常会围着 “咕咕” 聊天,看着它笨拙地跟着孩子跑,总能引来阵阵笑声。 孙女士也感慨,起初只把它当食材,却忘了每个生命都有独特的性格,我们总习惯用 “食材”“工具” 给动物贴标签,却忽略了它们也能传递温暖。 而这只大公鸡的故事,藏着最简单的道理:小小的善念,能改变一个生命的轨迹。 孩子的纯真没有被 “家禽就该进厨房” 的思维局限,这份不加修饰的善意,不仅让公鸡躲过了餐桌命运,更给全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治愈。 其实,宠物从不限定于猫狗等动物,只要我们用真心对待它们,哪怕是一只普通的公鸡,也能成为陪伴身边的温暖伙伴。而这份跨越 “物种标签” 的情感,正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最动人的模样。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官方信源:新华网

0 阅读:49
湖锦行

湖锦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