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退群了,原因是他儿子要买车,希望亲戚群里各位亲戚帮忙借点钱,每人借1万,等有

用眼看世界 2025-10-04 14:19:30

二舅退群了,原因是他儿子要买车,希望亲戚群里各位亲戚帮忙借点钱,每人借1万,等有钱了再还给亲戚们。怕大家不吭声,特意发了20块钱红包,结果过了2个小时,大家都不抢,也不说话。 我是在晚饭时知道这事的,妈妈拿着手机叹气,屏幕停在亲戚群界面——那个20块的红包还安安稳稳躺在那里,分10个份,一个没被领走,二舅的头像已经变成了“已退出群聊”。妈妈说,下午她看见二舅发消息时,还特意点开看了,消息里的字删删改改的痕迹很明显:“各位哥姐弟妹,小伟谈对象了,女方说有车方便见面,差几万块,想跟大家借点,每人1万,以后我肯定尽快还,不耽误大家用”,后面还跟着个双手合十的表情。 我能想象二舅发消息时的样子——他在村口开了家小杂货铺,平时就坐在柜台后算账,手机屏幕裂了道缝也没换。发消息那天,他肯定是趁没人买东西,手指在裂屏上慢慢敲,每敲一个字都要顿一下,生怕说重了让大家为难。发完消息后,他说不定还把手机放在柜台上,眼睛盯着屏幕,每隔几分钟就刷新一下,盼着有人回消息,结果等了俩小时,群里静得像没人在,连平时最爱在群里发广场舞视频的大姨,都没冒个泡。 “不是大家不帮,是真的拿不出啊。”妈妈把手机揣进兜里,给我盛了碗排骨汤,“你大姨上周还跟我哭,说孙子要上小学,择校费就得两万,她跟你大姨夫俩退休金加起来才四千多;你三舅更难,上个月暴雨把老房子屋顶冲漏了,找工人修花了八千,现在还欠着建材店的钱;咱们家你也知道,这个月房贷刚扣完,你爸的药费还没凑齐,哪有1万闲钱借出去?” 我看着碗里的排骨,突然想起去年我家装修,钱不够,二舅二话不说就拿了5000过来,说“先拿去用,不急还”,当时他杂货铺进货都差点钱,还是跟隔壁老板赊的账。现在二舅有难处,大家却只能沉默,不是冷漠,是各自都有跨不过去的坎。 “要不我给二舅打个电话吧?”我放下碗,找出二舅的号码。电话响了五声才接,二舅的声音有点哑,像是刚抽过烟:“是小宇啊?是不是群里有人说我了?”“没有二舅,”我赶紧说,“大家不是不帮,是最近都紧巴,大姨家凑学费,三舅修房子,我家也刚扣了房贷,不是故意不回您消息。” 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一会儿,才传来二舅的声音:“唉,都怪我,没问大家的情况就开口借钱,还让大家为难了。小伟催得急,我一慌就没想那么多。”“二舅,我跟我妈商量了,能凑2000给您,三舅刚才也跟我妈说,能拿2000,大姨说可以把孙子的压岁钱先拿出来,也有2000,咱们不用按1万来,大家凑凑,总能帮您点。” 挂了电话没半小时,三舅就在群里建了个小群,把愿意帮忙的亲戚都拉了进去。大姨第一个发了红包,备注“给小伟买车凑点”;三舅发了转账,说“不够再跟我说”;连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小姨,都发了1000过来,说“孩子上班辛苦,这点心意别嫌弃”。没一会儿,就凑了一万二。 妈妈把钱转给二舅时,二舅特意发了段语音,声音带着点哽咽:“谢谢大家,是我之前太冒失了。以后大家有难处,尽管跟我说,我杂货铺里有啥用得上的,随便拿,进货的钱我先垫着都成。”后来二舅重新加回了大群,还在群里发了张小伟新车的照片,配文“谢谢各位亲戚,以后谁要去镇上,随时喊我,免费送”。 这件事让我明白,亲戚之间的沉默,大多不是“不愿帮”,而是“帮不上”的为难。遇到事别光等着别人回应,多说说自己的难处,也问问别人的情况,反而能少点误会,多点体谅。毕竟,真正的亲戚情分,从来不是“必须借多少”,而是“能帮一点是一点”的心意。 如果你是群里的亲戚,遇到有人开口借钱却暂时拿不出,会选择直接说明难处,还是先沉默呢?

0 阅读:1
用眼看世界

用眼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