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再次打响,美军再次发动攻击,4名委内瑞拉人被打死。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宣布,美军在靠近委内瑞拉海岸线,攻击了1艘委内瑞拉“贩毒船只”并在行动中打死4人。 这不是美军第一次在这片海域动武,自从启动对委内瑞拉的封锁以来,类似的“执法行动”已多次上演:至少4艘船只被击沉,21条生命永远留在了冰冷的海水里。隔几天就打沉一艘船,隔几天就夺走几条人命,这样的战术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 谁能想到,曾经号称“全球警察”的美国,如今会用这般“低成本威慑”应对委内瑞拉?说到底,是美国早已外强中干,再也经不起一场像样的局部冲突。 看看美军近年来的状态:亚太地区要盯着盟友防务,中东要应对零星战乱,欧洲大陆还得兼顾对乌援助,兵力和资源早已被分摊得捉襟见肘。一艘军舰的损失、一批士兵的伤亡,都可能引发国内舆论反弹,更别提对委内瑞拉发动大规模战争。 那需要投入的军费、需要承担的风险,都是现在的美国难以承受的。反观委内瑞拉这边,局势却比外界预想的更稳固,核心原因就在于军方对马杜罗政府的坚定支持。 这种支持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基于实打实的利益绑定:马杜罗政府赋予军方极大的权力,不仅允许军方参与商业运营,还为高级军官铺设了“后路”——不少退役的军方高层,都能进入国家石油公司担任要职。 石油是委内瑞拉的经济命脉,能在石油公司占据一席之地,意味着掌握了稳定的财富来源。对军人来说,“保政府就是保自身利益”,这样的利益纽带,远比口头承诺更牢固。 也正因如此,即便美军频频施压,委内瑞拉军方始终没有动摇,反而多次公开表态“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成为马杜罗政府最可靠的“防火墙”。 美军显然也看清了这一点,知道硬刚委内瑞拉军方讨不到好处,于是选择了“美式低成本游击战”这条捷径。他们把美国控制的波多黎各当成前沿基地,这里距离委内瑞拉海岸线不远,正好方便兵力投送。 每天,美军的巡逻舰艇在海域来回游弋,MQ-9“死神”武装无人机在空中盘旋,P-8海上巡逻机则不断扫描海面——这些装备不需要投入大规模地面部队,却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封锁和袭扰。 无人机发现目标就发起空袭,巡逻舰遇到“可疑船只”就直接拦截,既不用承担地面作战的风险,又能持续给委内瑞拉施加压力。可这种“低成本”背后,是对生命的无视,是对他国主权的践踏。 所谓的“打击贩毒”,更像是随意挥舞的“借口”,否则为何每次行动都以剥夺生命、摧毁船只告终,却鲜有公开透明的调查证据?美军之所以对委内瑞拉如此“执着”,根源在于美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收缩压力。 这些年,美国在全球多地的影响力都在下滑:亚太地区,中国的崛起让美国不得不调整“重返亚太”战略,却始终难以形成绝对优势;中东地区,伊拉克、叙利亚的乱局未平,美国想抽身却又怕失去话语权。 欧洲大陆,对乌克兰的援助消耗了大量资源,却没能达到预期的战略效果。一旦在这些关键区域彻底丧失优势,美国就只能退守自己的“后院”——南北美洲大陆。而委内瑞拉,恰好是美国“后院”里最不听话的国家之一,不仅不配合美国的政策,还常常联合其他南美国家对美国说“不”。 所以,美军现在拉足架势封锁委内瑞拉,本质上是想“杀鸡儆猴”。他们希望通过打压委内瑞拉,让南美洲其他国家看清“反抗美国没有好下场”,从而乖乖服从美国的主导。毕竟南美地区对美国而言太重要了:这里是美国的传统势力范围,是重要的资源供应地,更是美国所谓“安全屏障”的一部分。 如果连委内瑞拉都压制不住,其他南美国家可能会更加大胆地摆脱美国影响,到时候美国的“后院”就真的要起火了。可美国的如意算盘,恐怕没那么容易打响。首先,委内瑞拉不是软柿子,军方的战斗力和民众的凝聚力远超预期。 此前美军多次搞“心理战”,试图煽动内部混乱,却都没能成功;如今的封锁虽然让委内瑞拉的经济雪上加霜,但马杜罗政府通过调整能源政策、寻求俄罗斯等国援助,也在艰难维持民生,民众对政府的支持率并没有出现大幅下滑。 其次,南美国家的态度也在悄悄变化。巴西、阿根廷等国近年来都在寻求外交自主,对美国的“命令式外交”越来越抵触,甚至公开表示“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南美事务”。美国想靠打压委内瑞拉震慑他国,反而可能让南美国家更加团结,形成“反美联盟”的雏形。 再看美军的“海盗式封锁”,其实早已引发国际社会的质疑。联合国曾多次呼吁美国停止单边制裁和军事行动,认为这种做法违反国际法,加剧了地区人道主义危机;不少拉美国家的外交官更是直接指出,美军的行动“和当年的殖民掠夺没有区别”。 可美国对此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这恰恰暴露了其“霸权主义”的本质:只要符合自身利益,就可以无视规则。
战斗再次打响,美军再次发动攻击,4名委内瑞拉人被打死。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宣布,
不简单的幸福
2025-10-04 13:27: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