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斗士 近日,列车上,偶遇社会科学院法治所的王洁先生。王先生很健谈,自我介绍后,很快投入到他所调研奔走的电信网络诈骗话题上来。 首先,王先生说起列车上的治安状况很好,小偷出没几率大大降低。探讨中,一致认为,一是铁路警方的治安防范网越织越密,系列专项行动有序展开,加大了打击力度。二是随着社会科技发展,人们消费方式发生了转变,以前人们随身携带现金消费,到今天的手机扫码消费,而且设置有手机密码和支付密码。况且手机越来越普遍,几乎人人拥有。 接下来,王先生说途中听到铁路民警防电诈宣传,询问列车上是否有被电信诈骗现象。铁路是一个流动的小社会,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所以铁路警方也加大了反电信诈骗宣传。 于是,我讲述了在普速列车上发生的一件有关被电信诈骗的事件。受害者是一名北京女士,不法分子盗取了租用她房子研究生的微信号,以借钱的方式,骗取了2000元。铁路警方及时进行了案件受理。 谈到电诈对象,王先生介绍说先前一般是老年群体和没有社会经验的学生群体。老年人辨别能力降低,容易被忽悠。学生群体往往不计后果,轻易相信骗子画的虚假大饼,容易冲动,考虑不到虚假大饼背后的风险和危害。 王先生列举了一个20岁留学生,被电信诈骗分子盯上,实施精准诈骗,造成钱财损失,跳楼身亡。 讲到这里,我也列举一个十九岁的小伙子,刚刚从监狱出来,如梦初醒,明白了自己十四岁被亲戚忽悠,头脑一热,加入了不法团伙,大肆敛财,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 听到我讲述的两个事例,王先生很感兴趣,兴致地告诉我充实了自己的调研内容和认知。 目前,电诈对象具有不特定性,随意随机进行,电信网络诈骗造成的危害结果可能会超过诈骗行为人的预期,与此同时也侵害了网络社会的稳定状态。 当我问起王先生为什么电信网络诈骗这么猖獗,经常受到电信诈骗分子电话干扰。王先生定了定神,微笑着分析说,电信诈骗是一种新型诈骗犯罪,诈骗成本低,行为人利用电信网络技术,坐在电脑、手机、电话机旁,利用事先准备的话术和剧本,进行几何倍数对象实施点对面或点对点诈骗,诈骗收入可观,少则几十元,多则高达上亿元,危害性远远大于普通诈骗。 王先生介绍说许多电信诈骗团伙寄生国外,犯罪过程虚拟性和非接触性,组织严密,企业化运作,精细分工,赃款流动快速化,设备迭代升级,手段花样翻新,高智慧型诈骗,反侦查能力非常强,侦查和打击难度较大。 王先生从另一个就业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一些有过不法记录污点的群体,在国内很难找到体面的工作。于是,这些人再次铤而走险,步入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行列,甚至远涉国外进行电信网络诈骗。 说到这里,王先生希望能有更多像胖东来这样的企业,敢于接受吸纳更多的有过不良记录的群体参与就业,一视同仁,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让这些有过污点的群体得到社会认同,在阳光下重新开启自己美好人生。 说起诈骗群体,王先生说一般带有区域和家族性特点,并举例说明。我问起如何进行防范此类现象发生时,王先生深有感慨,一句话,加大重视和宣传力度。 话题最终落在了防范电信诈骗宣传上。我和王先生的观点是明确的,国家、社会、集体、个人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全民反诈,形成合力,在严厉打击电诈同时,进行有力有效宣传,就像电信网络一样,延伸到哪里,渗透到哪里,宣传到哪里,人人知诈骗,防诈骗,成为反电信网络诈骗圣斗士!打一场全民反诈持久战,歼灭战!愿天下无诈!
反诈斗士 近日,列车上,偶遇社会科学院法治所的王洁先生。王先生很健谈,自我介绍后
反诈洞察局
2025-10-04 10:26:18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