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次给美国挖的坑太大了,搞不好要把美国威慑的根基挖掉 最近,中国在联合国强

小野怪下士 2025-10-04 00:16:10

中国这次给美国挖的坑太大了,搞不好要把美国威慑的根基挖掉 最近,中国在联合国强硬表态:要求美国撤回境外核武器,否则核裁军无从谈起。 耿爽大使在联合国直接摊牌。美国必须撤走所有境外核武器,这事没得商量。中国这次把话挑明了,核裁军不能只盯着中国,得从美国先开始。 联合国讲台上,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大使的发言如同一记重拳,打破了外交场合惯有的含蓄委婉。“美国必须放弃开发部署全球导弹防御系统,撤走在亚洲国家部署的‘堤丰’中导系统,摒弃‘核共享’和‘延伸威慑’安排,撤回在境外部署的核武器。”这番表态直指美国核政策的要害。 中国这一招,把美国推入了自己挖的外交陷阱。特朗普政府数月来不断呼吁中国加入美俄核裁军谈判,试图将中国拉入三边军控框架。现在中国接招了,却把球狠狠踢回美国脚下。 这场外交博弈始于特朗普政府的频频喊话。今年8月,特朗普公开呼吁中国加入美俄核裁军谈判,试图打造三边军控框架。 表面看,美国在推动核裁军;实质上,这是把中国拉入不对等谈判的精心设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形象指出,中美核力量根本“不在同一起跑线”。 美俄两国核弹头数量占全球总量的90%以上,中国核武规模远低于这两个核大国。让一个羽量级选手与重量级拳王同台竞技,既不公平也不合理。 面对美方提议,中方次日的回应明确而坚定:中美在核武库规模、战略安全环境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美方提议“缺乏合理性基础”。 到了9月底,中国在联合国的表态发生微妙转变。中国不再简单拒绝,而是提出参与的具体条件,这一外交智慧让美国措手不及。 耿爽大使在联合国提出的四项要求,每一条都精准打击美国核战略的薄弱环节。 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特别是特朗普提出的“金穹”计划,旨在打造保护美国本土的“坚不可摧”盾牌。这套系统一旦建成,将打破全球战略平衡。 “堤丰”中导系统更是亚太地区的“定时炸弹”。这套系统可发射射程达18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部署在日本、菲律宾等地,严重压缩周边国家的战略预警窗口。 美国的“核共享”政策直接违背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精神。中国在联合国直接曝光了这一灰色地带操作:美国在比利时、德国、意大利、荷兰、土耳其和英国等6个国家部署有核武器。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英澳核潜艇合作构成严重核扩散风险。核大国向无核国家澳大利亚转让高浓度浓缩铀,无异于打开核扩散的潘多拉魔盒。 美国在核裁军问题上奉行赤裸裸的双重标准。一边要求中国加入核裁军,一边却在亚太地区加强军事部署。 截至2025年9月,美国在六大北约盟国部署核武器,英国更是今年7月新增的部署国家。这些核弹头如定时炸弹安放在别国领土上。 拥有最庞大核武库的国家不愿承担特殊责任,却要求核武规模仅为其零头的中国同步裁军。这种逻辑的荒谬性不言自明。 美国追求自身“绝对安全”的同时,却严重破坏他国安全感。正如核战略专家泰德·波斯托尔所指出的,追求单方面绝对安全是引发军备竞赛最危险的催化剂。 美国部署在别国领土的核武器,不仅没有给这些国家带来安全,反而使它们成为核打击的目标。接受美国核保护的国家,到底是福是祸尚未可知。 中国在这场博弈中展现了令人瞩目的外交智慧。从“被动回应”到“主动设置议程”,中国成功扭转了局面。 通过提出合理且具体的条件,中国把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从“中国是否参加核裁军”转变为“美国能否先满足前提条件”。 中国始终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将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所需的最低水平,严格遵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 三位一体的核打击体系保障了中国的基本战略威慑能力,但中国从未像某些国家那样用核武器威胁他国。 在核裁军进程中,中国主张拥有最大核武库的国家应承担特殊、优先责任,这一立场符合绝大多数国家的期待。 美国在联大会议上面临两难选择:接受中方条件,意味着放弃数十年来经营的全球核威慑体系;拒绝条件,则在国际社会面前暴露了其在核裁军问题上的虚伪面目。白宫会议室里的决策者们,此刻可能正为此争得面红耳赤。 国际格局的天平,正在向公平正义的方向倾斜。那个美国一手遮天、为所欲为的时代,正一步步走向终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小野怪下士

小野怪下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