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突然宣布了! 10月3日,据央视新闻,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10月2日在俄智库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第22届年会上发表讲话。普京表示,如果美国不需要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那么俄方也不需要延长该条约。 这话一出来,国际社会直接炸了锅。要知道这可是美俄之间仅存的核军控条约,2026年2月就到期,现在双方连延期的共识都快没了。 他明确表示,如果美国方面认为没有必要延长这个条约,那么俄罗斯也一样,没必要再继续下去。这番话像一颗重磅炸弹,让整个国际舆论场都跟着震动起来,因为这份条约,是目前美俄之间硕果仅存的核军控协议,它的有效期,眼看就要在2026年2月画上句号了。 很多人可能对《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这个名字有点陌生,但它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简单来说,这份签署于2010年的协议,是美俄两个核大国之间最后的“安全绳”。 它规定了双方部署的战略核弹头数量不能超过1550枚,核导弹发射装置和轰炸机等运载工具也都有明确的数量上限。 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一套相互核查的机制,双方可以派人去对方的核设施看看,确保对方没有偷偷搞小动作。这种透明度,在冷战的漫长对峙后,是建立战略互信的基石。可如今,这块基石似乎也开始松动了。 普京的这番表态,听起来像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他用的词是“如果美国不需要”,把皮球踢给了华盛顿。这背后,其实是两国关系早已降至冰点的现实。 自从乌克兰危机爆发,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一轮接着一轮,军事援助也源源不断。在莫斯科看来,美国早已把俄罗斯视为主要对手,所谓的军控合作,不过是单方面限制俄罗斯手脚的幌子。 所以,当俄罗斯在战场上感到压力,在外交上被孤立时,拿这张最后的“军控牌”来做文章,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条约的声明,更是一次地缘政治的博弈。 那么,美国又是怎么想的呢?从白宫和国务院的表态来看,美方似乎一直表现出愿意续约的姿态,但前提是俄罗斯必须重新遵守条约的全部条款,特别是恢复核查人员的准入。 去年,俄罗斯以美国对俄不友好为由,单方面暂停了履行条约,并拒绝了美方的核查要求。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美国说,你先按规矩来,我们才能谈;俄罗斯则说,你得先改变对我的敌对态度,我才能考虑恢复规矩。双方都在等对方先迈出第一步,而时间,就在这种僵持中一点点流逝。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份条约的潜在消亡,并非孤立事件。它更像是一场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最后一张。在此之前,《反导条约》在2002年被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也在2019年寿终正寝。 这些曾经维系着全球战略平衡的条约,一个个都成了历史。如今,如果《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再倒下,那就意味着美俄之间将没有任何法律意义上的核武器限制。一个没有规则、没有监督的核时代,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没有了条约的束缚,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双方都可以名正言顺地扩充自己的核武库,研发更先进、更具毁灭性的战略武器。 比如高超音速导弹、太空武器这些新概念装备,它们的研发和部署将完全失控。这不仅会加剧美俄之间的军备竞赛,还会对其他有核国家或试图拥核的国家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当全球最大的两个核武库开始“裸奔”,谁还能保证核不扩散体系不会随之崩溃? 普京的这番话,无疑给本就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又蒙上了一层阴影。这究竟是谈判桌前的极限施压,还是真的已经做好了掀翻桌子的准备? 当最后一道安全阀被拧开,我们离一个没有规则的时代还有多远?这盘大棋,下一步会怎么走,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
泽连斯基对俄罗斯放话称;停火谈判可以,但条件是俄罗斯必须赔偿一万亿美元,作为在战
【146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