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还是太朴实了,都是过日子的,一看到央视报道说我国2030年有望实现核聚变,很多中国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什么通过控制能源,进而一统天下,掌控世界;也不是什么建宇宙飞船,飞向太空,征服银河,征服宇宙。 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竟然是以后用电是不是要免费了?什么空调开24小时,电车开到哪儿就在哪儿免费充电,哪里都有免费的插座,想用电随便用......或者是一分钱一度电啥的。 这想法一点不虚,因为核聚变这事儿的底气,本来就藏在能让咱日子过舒坦的实在事儿里,不是空谈的噱头。 别以为说 2030 年能成是吹牛,这底气最先来自咱实打实的技术突破,科学家们早就把 “人造太阳” 的架子搭起来了。 就说合肥科学岛那台叫 EAST 的 “东方超环”,今年年初刚创下世界纪录,上亿度的高温等离子体稳稳当当运行了 1066 秒,啥概念?17 分钟半啊,这温度比太阳中心还高好几倍,以前谁能想到这么烫的 “火球” 能被咱攥在手里这么久。 更厉害的是这不是碰运气,从 2012 年的 30 秒,到 2023 年的 403 秒,再到现在的 1066 秒,一步一个脚印往上冲,15 万次实验可不是白做的。 还有四川的 “中国环流三号”,今年三月直接干到了 “双亿度”,原子核温度 1.17 亿度,电子温度 1.6 亿度,就像给 “人造太阳” 加了双保险,证明咱不光能稳住高温,还能把温度提得更高。 这可不是实验室里的花架子,合肥现在正建一个叫 BEST 的紧凑型装置,上个月刚把核心的杜瓦底座稳稳吊装到位,比计划还快了两个月,这玩意儿就是要在 2027 年演示发电,2030 年真真切切用聚变能点亮灯泡,这进度可是肉眼可见的。 不仅如此,底气还来自咱手里的 “燃料” 根本用不完,而且便宜得不像话。核聚变靠的是氘和氚这两种轻原子核,氘直接从海水里就能提,地球上海水里的氘有 45 万亿吨,够人类用几百亿年,比太阳的寿命都长。 1 克氘和氚聚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 11.2 吨标准煤,咱平时家里一个月也就用个几百度电,算算这账,简直跟白给一样。更省心的是,这东西烧完了一点污染没有,没有温室气体,也没有核废料,比现在的核电站安全多了,压根不用担心里外受怕。 国家真金白银的投入更是给这事儿托了底,不是光喊口号。刚成立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就有 150 亿,在上海投 120 亿建 “中国环流四号”,成都那边还同步研发,就是奔着 2050 年商用去的。 合肥那个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 更牛,19 个子系统全是咱自己造的,连测试超导磁体的系统都是世界最大的,能扛住 48 千安的大电流,下一步还要冲 50 千安以上,这些设备市面上根本买不到,一颗螺丝钉都是咱自己设计加工的,这硬实力别人比不了。 那个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ITER 计划,19 个环向场线圈全做完了,6 个极向场线圈也都交了货,这里面少不了咱中国的技术贡献。清华大学的专家都说了,聚变能 “十年可期”,以前总说还要等 50 年,现在不一样了,全社会都盼着干净便宜的能源,需求逼得技术快马加鞭。 上海交通大学的院士更明确,2030 年关键技术都能搞定,2045 年商业电站就能运行,这可不是随口说的,都是有进度表的。 更让人踏实的是,咱不止一条路在闯,科研院所和企业齐上阵。合肥的 BEST 走的是紧凑高场路线,新奥能源另辟蹊径用氢和硼当燃料,虽然要 10 亿度高温,但产物只有氦,发电效率能到 90% 以上。 成都还有团队搞直线型装置,把等离子体加速到每秒 200 公里碰撞发电,连商业公司都能造出全超导托卡马克,两年就建成运行,这速度在全世界都少见。多条腿走路,总有一条能先跑通,这底气能不足吗? 所以说,咱老百姓琢磨电费便宜不是瞎想,这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用不完的燃料、真金白银的投入,还有一群玩命干的科学家。 那些所谓的 “一统天下” 太远,咱中国人过日子就图个实在,核聚变的底气,说到底就是能让空调随便开、电车随便充的底气,是让日子越过越舒坦的底气。等到 2030 年技术真成了,说不定一分钱一度电真不是梦,这才是咱最该盼的实在事儿。
中国人还是太朴实了,都是过日子的,一看到央视报道说我国2030年有望实现核聚变,
云景史实记
2025-10-03 17:11:40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