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635 年,皇太极下令扒光亲姐姐莽古济的衣服,并且让刽子手处以凌迟极刑。每剐一刀,削下一片肉,就会有一声痛苦的惨叫响彻云霄,足足剐了 3600 刀,莽古济才咽下最后一口气。 盛京刑场的雪地里,血迹很快被冻成黑红色,围观的八旗兵卒没人敢出声,只有寒风卷着雪花,扑在莽古济早已失去血色的脸上。 这个从十二岁就被当作 “联姻工具” 的公主,到死都没弄明白,自己究竟犯了什么罪,要被亲弟弟如此折磨。 莽古济的命运,从出生那天起就被刻上了 “政治” 二字。 她是努尔哈赤与继妃富察氏衮代的女儿,上面有同母兄莽古尔泰,下面有弟弟德格类。作为努尔哈赤的女儿,她从未享受过真正意义上的“公主尊荣”,反而早早成为部落联盟的“纽带”。十二岁那年,为了拉拢蒙古敖汉部,努尔哈赤一道命令,便将她远嫁敖汉部首领琐诺木杜棱。这场婚姻没有丝毫温情,更多是双方势力的利益交换,莽古济在陌生的草原部落里,只能靠着隐忍维系着与丈夫的关系,也默默关注着盛京娘家的动向。 随着努尔哈赤去世,后金权力格局发生剧变。莽古尔泰作为嫡子,本有机会争夺汗位,却因早年为讨好父亲、亲手弑母(富察氏衮代因获罪被努尔哈赤赐死,莽古尔泰为表忠心竟亲手了结母亲)的举动,失去了八旗贵族的支持,最终汗位落到了皇太极手中。此事成为莽古尔泰与皇太极之间难以化解的嫌隙,也让莽古济所在的家族势力逐渐被边缘化。 皇太极继位后,为巩固权力不断削弱其他旗主势力,莽古尔泰统领的正蓝旗首当其冲。公元 1631 年,大凌河之战中,莽古尔泰因与皇太极就兵力调配问题发生争执,情急之下竟手按佩刀怒视皇太极,这一“大不敬”之举彻底激化了矛盾。事后,皇太极以“御前露刃”为由,革去莽古尔泰的大贝勒爵位,降为多罗贝勒,罚银万两,正蓝旗的势力也被进一步压缩。 莽古尔泰虽心生不满,却无力抗衡皇太极,两年后便抑郁而终。他的弟弟德格类接手正蓝旗,试图维持家族势力,却在公元 1635 年突然暴毙,死因蹊跷。德格类的死,让正蓝旗群龙无首,也让皇太极找到了彻底清除这一潜在威胁的机会。就在德格类去世后不久,莽古济的丈夫琐诺木杜棱为自保,向皇太极揭发“莽古济、莽古尔泰、德格类曾密谋叛乱”,还拿出了所谓的“誓书”作为证据。 尽管没有确凿的谋反实据,但皇太极早已对莽古济家族的势力心存忌惮,更何况莽古济作为家族中仅剩的核心成员,若不除之,恐留后患。于是,皇太极不顾姐弟亲情,以“谋逆罪”判处莽古济凌迟极刑,同时下令将莽古尔泰、德格类的尸骨挖出焚烧,正蓝旗被并入皇太极直接统领的两黄旗,彻底瓦解了这一威胁皇权的势力。 莽古济的死,本质上是后金(清朝前身)权力集中过程中的牺牲品。在那个“皇权至上”的时代,即便是皇室成员,一旦触及权力核心的利益,也难逃被清除的命运。她的一生,从联姻工具到政治牺牲品,每一步都被时代裹挟,最终以最惨烈的方式落幕,而这场血腥的权力清洗,也为皇太极后来建立清朝、巩固统治扫清了障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公元1635年,皇太极下令扒光亲姐姐莽古济的衣服,并且让刽子手处以凌迟极刑。
微笑着前行
2025-10-01 22:24:59
0
阅读: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