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乌军对俄罗斯布良斯克州卡拉切夫市的“电极零件厂”发动了袭击。该地距前线120公里。据推测,此次袭击是乌军使用海马斯完成打击的。 现在外界大多推测,乌军这次打击用的是海马斯多管火箭炮,毕竟这种武器在俄乌冲突里早就成了乌军的 “王牌” 装备。 要说起海马斯能不能打这么远,这里面可有讲究。 海马斯火箭炮是美国给乌克兰提供的重要军事援助,它的性能参数很关键 —— 这款武器战斗全重 10 吨,用的是 6x6 战术卡车底盘,不仅能靠 C-130 运输机空运,还能在飞机着陆后 15 分钟内就做好作战准备,机动性特别强。 它平时用的普通火箭弹射程大概 42 公里,就算是增程型火箭弹也才 80 公里以上,根本够不到 120 公里的距离。 所以要是真用了海马斯,那乌军大概率装的是陆军战术导弹,也就是 ATACMS 导弹,这种导弹的射程能达到 300 公里,打 120 公里的目标简直绰绰有余,而且它还带 GPS 制导,打击精度特别高。 那乌军为啥非要盯着这家 “电极零件厂” 打呢? 大家可别以为 “电极零件” 是普通工业品,这类零件常被用在精密制造里,尤其是带有深腔和陡壁的电极件,很可能跟武器的微电路、制导组件这些关键部分有关。 之前就有乌方官员说过,布良斯克州有不少给俄军生产战略武器配件的工厂,所以袭击这里,本质上是想打断俄军的军工供应链,让前线武器没法及时补充。 而且布良斯克州本身就是俄方重点防守的边境州,普京总统之前就下令要在这建立缓冲区,确保边境安全,乌军打这里也是想给俄方的缓冲区建设添乱。 从俄方的情况来看,布良斯克州早就成了袭击的 “重灾区”。 俄国防部之前就公布过,乌军在 4 月份曾对布良斯克州的能源设施发起过 6 轮袭击,导致多地断电、天然气管道破损。 6 月份的时候,这里的桥梁还遭过袭击,造成 7 人死亡、113 人受伤,普京当时就明确说,这类针对平民和基础设施的袭击是恐怖主义行为。 这次被打的电极零件厂虽然还没公布伤亡,但工厂受损肯定会影响生产,俄方侦查委员会大概率已经开始调查了。 更值得琢磨的是,海马斯这种 “打了就跑” 的武器让俄方很难防备。 海马斯的射速能达到 1 发 / 8 秒,打完之后 3 分钟内就能重新装弹,加上车身轻便,打完立刻就能转移,俄方的防空系统很难及时锁定它。 普京之前也提到过,美国和英国提供的远程武器袭击俄领土,背后都有武器制造国专家的直接参与,这说明乌军能精准打击 120 公里外的目标,不光是武器厉害,还有西方在背后帮忙。 我觉得这事其实反映出俄乌冲突的胶着状态,双方都在盯着对方的后方打,试图通过破坏供应链、基础设施来压制对手。 可不管是袭击工厂还是能源设施,到最后受苦的往往是普通老百姓,就像之前布良斯克州的居民,因为袭击断水断电,生活都受了影响。 而且这种远程打击只会让矛盾更激化,俄方之前就用新研制的 “榛树” 导弹反击过乌军的工业区,接下来说不定还会有更强烈的回应。 大家觉得乌军这次袭击真能削弱俄军的战斗力吗?俄方接下来可能会怎么加强后方防御?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9月29日,乌军对俄罗斯布良斯克州卡拉切夫市的“电极零件厂”发动了袭击。该地距前
往事趣谈纪录
2025-09-30 14:20:25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