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美在台海开战,咱们周围会有多少国家站队?金灿荣:看情况。如果咱们国家用武力收复台湾,美国一定要强行干预,两国会不会在台湾海峡爆发战争,爆发战争之后会不会有第三方国家出来站队,其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自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以来,这片岛屿便成为中美博弈的核心场域。冷战时期,美国通过与台北签署《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形成安全承诺,并长期维持对台军售,塑造了台海格局的基本样貌。 1996年台海危机中,美国双航母战斗群闯入西太平洋,中国首次大规模导弹试射震动全球。这场危机让中国意识到必须加快国防现代化步伐,也让美国明白台湾问题绝非“远方的局部争端”,而是触及中国国家核心利益的红线。 进入21世纪后,美国逐步强化“印太战略”,借“台湾牌”牵制中国崛起,持续加码军售、通过涉台法案、派军舰穿航台海,形成事实上的“战略模糊”向“战略清晰”过渡。 而中国也不断提升军事能力,以解放军演习、导弹封锁模拟等方式展示意志,台海成为中美战略碰撞的最前沿。 美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盟友体系,从北约到印太,从日韩到澳菲,约60个盟友和伙伴构成一张全球安全网。乍一看,如果台海开战,美国似乎能迅速动员盟友形成合围。 然而现实远比想象复杂。日本虽然是美国在亚洲最坚定的同盟国,但宪法对出兵限制严格,任何军事行动都需国会批准,还要考虑国内民意对卷入战争的抵触情绪。 韩国则受制于朝鲜半岛局势,一旦美军在台海深陷,半岛安全可能立即失衡,首尔不会轻易冒险。澳大利亚地处遥远,虽然与美签有《澳新美安全条约》,但其远程投送能力有限,参与高烈度冲突的实际效果存疑。 欧洲更是观望态度浓厚,俄乌战争已让其经济承压、能源价格高企、民意疲惫,北约秘书长也多次强调台海并非北约防务条约覆盖范围。可以预见,如果冲突爆发,美国盟友或许会提供情报、后勤、舆论声援,但真正派兵参战的可能性很低。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军力的快速跃升。近年来,解放军加速实现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三步走”目标,福建舰电磁弹射航母下水、歼-35舰载机首飞成功、055大驱形成批量列装,火箭军东风系列导弹覆盖第一、第二岛链,东部战区已建立冷启动作战体系,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投入战斗。 更重要的是,中国军方始终以最坏情况设计作战方案,即假设美国及盟友最大化介入,在这种预案下依然有能力完成既定目标。这种战略准备并非为了挑起冲突,而是为了确保在必要时能“后发制人”,在政治与军事双重博弈中牢牢掌握主动权。 战争从来都是代价高昂的选项。俄乌冲突已经清楚地告诉世人,战争会引发全球供应链震荡、能源和粮食价格上涨、通胀高企、资本外流,给所有卷入国带来沉重代价。 如果台海爆发冲突,不仅中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会遭受巨大冲击,日本、韩国、东南亚和欧洲也难以幸免。 东亚是全球产业链核心区,芯片、电子、航运都可能停摆,全球贸易可能萎缩数个百分点。欧洲国家早已在俄乌问题上承受巨大财政压力,不会愿意再深度卷入另一场遥远的冲突。 中东、非洲和拉美更看重与中国的贸易与投资,不会贸然选边站队;就连美国本土也要面对通胀飙升、股市动荡、选民不满的政治压力。因此,除非台海局势直接威胁其核心利益,多数国家的介入可能停留在外交声明或象征性行动,而非实质军事参战。
如果中美在台海开战,咱们周围会有多少国家站队?金灿荣:看情况。如果咱们国家用武力
颜冬白云
2025-09-30 11:09: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