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又闹笑话了,他们拿阵风和歼-35A进行了对比,印度认为阵风的作战半径是1800公里,歼-35的作战半径是1500公里,所以阵风更胜一筹。但是他们没有明白的是,如果这两款飞机相遇的话,没等阵风看见歼-35,阵风就已经被击落了,并且还说歼-35没有实战经验,阵风有实战经验,但是全世界都知道阵风有被击落的经验。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歼-35A作为中国最新一代舰载隐身战斗机,本质上是第五代战机,它的设计思路完全不同于阵风这样的“四代半”战机。 歼-35A采用全隐身外形设计,雷达反射截面积极低,能够在敌方雷达面前“隐身”靠近,先行发现目标并发射超视距导弹,甚至在对方还没有意识到威胁的情况下就完成致命一击。 更关键的是,歼-35A拥有中国自主研发的有源相控阵雷达、集成化电子战系统,能实现探测、干扰、锁定、打击的全流程一体化,这也是现代空战的制胜关键。 而阵风虽然被称为“4.5代战机”,但本质上依然是非隐身设计,需要外挂电子战吊舱才能实现部分干扰功能,一旦外挂就破坏了气动布局和隐身性能,暴露风险更大,在面对隐身对手时只能被动挨打。 印度媒体拿作战半径说事,同样是不懂装懂。歼-35A作为舰载机,作战半径虽然单次不及阵风,但航母可以机动部署,靠近前线补足航程问题,反而更加灵活。现代海空作战不是比谁飞得远,而是比谁能将打击力量快速投射到关键区域。 阵风即便航程长,如果需要从内陆起飞穿越漫长空域才能接触战场,反而浪费时间和燃料,更容易被预警机提前发现。换句话说,印度媒体刻意强调航程,其实是忽视了航母机动部署和隐身战机突防的意义。 再来看所谓的“实战经验”。阵风确实有过多次实战记录,在利比亚、马里、中东地区执行过打击任务,但这些任务面对的多是防空薄弱、技术落后的对手,称不上“高端对抗”。而且阵风在印巴冲突中也有被巴基斯坦空军击落的记录,说明它并非无懈可击。 歼-35A虽然没有经历实战,但中国早已通过歼-10C、歼-16、歼-20等战机积累了大量空战数据和作战经验,形成了完善的战机作战体系。 歼-35A正是在这种成熟体系中研发出来的新机型,可靠性和作战适应性并不亚于任何西方机型。所谓“没打过仗就不成熟”,更像是印度媒体为了给阵风找存在感而强行立的靶子。 更深层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印度空军采购阵风的价格极其昂贵,被舆论称为“史上最贵军购”,单机价格折合上亿美元,维护费用同样高昂。阵风引进后,印度空军在战斗力上并未实现质的飞跃,在与巴基斯坦空军的短暂交锋中也没有明显优势,甚至一度被批评性价比不高。 如今印度媒体不断渲染阵风的优越性,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给追加采购阵风制造舆论声势,让民众和议会接受进一步的天价军购支出。这既是心理安慰,也是政治需要,用“阵风完胜”的叙事去掩盖印度军购体系的尴尬和空军建设的缓慢。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上对中国军工的态度早已不同往日。法国媒体曾公开评论称,中国制造的武器装备在印巴冲突中的表现超出预期,性价比和可靠性远超西方想象。 多位国际专家指出,中国已经在空间站、大飞机、高超音速武器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军工能力已进入世界第一梯队,战机性能并不输西方。 歼-20已经在国际上获得“东风猛虎”的称号,歼-35A的出现也被认为是中国海军航母战力体系的重要补充。这些都是印度媒体不愿正视的现实。 信源:台海网
印度又闹笑话了,他们拿阵风和歼-35A进行了对比,印度认为阵风的作战半径是180
颜冬白云
2025-09-30 10:09:4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