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在法庭上吃辣炒年糕的那一刻,没人想到,这口辣会烫穿整个政治系统的表皮。 他不是在作秀,也不是在赌气。 医生说他胃有反流,不能碰辣,可他还是咬了下去。 不是因为倔,是因为他知道,这口年糕,比任何声明都更真实——它不讲逻辑,不讲证据,只讲感受。 而现在的韩国,选民正在用感受投票。 案件不是谣言那么简单。 韩国中央选举委员会确认,他团队在2022年大选前,通过官方账号转发了一条来自匿名账号的“医疗补贴将被砍”消息,明知来源可疑,仍配文“这就是新政府的真面目”。 这不是失误,是策略。 法院第一次用算法追踪+官方账号传播链,判定他触犯“数字选举欺诈”。 这不是旧时代的政治攻讦,是新规则下的犯罪。 可他没坐牢。 宪法法院2024年明确:缓刑两年,不影响参选资格。 共同民主党甚至公开表态:他仍是2027年总统提名首选。 因为他的困境,成了他们的武器。 司法判他有罪,民意却把他当成了伤痕英雄。 更荒诞的是,那家他买的年糕店,一天销量涨了三倍。 年轻人在TikTok上模仿他吃辣,标签李在明吃年糕挑战成了热搜。 他们不是在支持一个政治家,是在用消费表达对体制的不满。 连小吃都成了政治符号,说明人们早已不信任那些冠冕堂皇的承诺。 他吃的是年糕,但吞下的,是整个社会对“公正”的怀疑。 我们总以为政治是辩论,是政策,是蓝图。 可当一个人被法律惩罚,却因惩罚而更受欢迎时,真正该问的不是他有没有错,而是:为什么我们宁愿相信一个“被打压的人”,也不愿相信一个干净的制度? 真相早就不是重点了。 重点是,谁让你觉得,你还有选择的余地。
李在明在法庭上吃辣炒年糕的那一刻,没人想到,这口辣会烫穿整个政治系统的表皮。 他
生财引擎
2025-09-29 19:53:27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