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需要核弹,也能让拥有核弹的人睡不着觉。 这不是科幻,而是过去两年在黑海、红海和朝鲜半岛真实上演的战争逻辑重构。 乌克兰用几十万美元的商用无人机,击沉了俄罗斯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巡洋舰;胡塞武装用改装的民用导弹,逼停了全球三分之一的海运;朝鲜则靠模糊的核信号,让美韩的军事预案一次次卡在“要不要先动手”的犹豫里。 核武器还在,但它的威慑力,正被一群用手机APP控制无人机的少年、用卫星图找目标的民兵、和靠算法预测美军动向的程序员悄悄掏空。 过去,大国靠核弹头数量说话,现在,小国靠“让对方无处可躲”说话。 航母不敢靠近港口,因为不知道下一枚反舰弹会不会从渔船里飞出来;空军基地不敢亮灯,怕被商业卫星拍到后,几小时后就有无人机群袭来。 技术不再垄断在军方手里,它藏在淘宝上卖的航拍器里,藏在开源的AI识别程序里,藏在每个能买星链终端的普通人手中。 这不是弱者逆袭,是系统被重新定义。 当一个国家的威慑力,不再取决于地下掩体里有多少氢弹,而取决于它能不能让对手的油库、通信塔、港口起重机在深夜突然爆炸——核武器就从“终极盾牌”,变成了“最显眼的靶子”。 你不必拥有毁灭世界的能力,你只需要让世界知道:你的任何一处软肋,都可能被一颗不起眼的、从天而降的铁盒子毁掉。 这世界变了。 真正的安全感,不再是躲在核保护伞下,而是让敌人永远猜不到,下一次打击,会从哪里来。
你不需要核弹,也能让拥有核弹的人睡不着觉。 这不是科幻,而是过去两年在黑海、红海
寒鸦栖复惊
2025-09-29 17:53:2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