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层上来,就是15-16世纪浩荡的意大利展厅,
达芬奇的《岩间圣母》在一众宗教画中,非常与众不同,非常显眼,让人忍不住看细节
还有其他的意大利画家 也受文艺复兴影响,把神刻画得充满了人味儿,动作肌肉也很有力量感
紧接着是法国展厅,宫廷肖像画 和花鸟静物很多,
非常细致(类似超写实)但略显无趣
到了17-18世纪,德国也有一些画家的作品,多了风景风光的描绘,人物和街道丰富了起来;
然后出现了一些西班牙画家,有两副毕加索在法国上学时候的作品,没有拍,作品风格还没有成型
最后是令人看嗨的马蒂斯,一整个展厅是他的画作和雕塑作品,谁能告诉我,马蒂斯是多喜欢女人摆这个pose?(图10)还是说他眼中的女人应该是如此姿态?有意思。
中间穿插着一些🇩🇰丹麦本土画家的作品,以肖像画和风景为主,图13这个正在打羽毛球的小男孩,原来丹麦人对羽毛球的热爱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啊…最后是一位法罗群岛画家眼中的法罗群岛,那么欧洲大陆在一战前的艺术作品就结束了。
战后欧洲开始重建,随着1960-70年代经济飞跃,艺术创作者们开始放飞…也出现了更多艺术形式:灯光、装置、多媒体…还有一匹马的标本(放在四个福尔马林瓶子里展示)[捂脸R] 展厅的采光非常好,分区也合理,27岁以下半价门票很赞,所以遇到了好几个中小学学生团体。纪念品商店很一般,不如挪威国家博物馆也不如蒙克,不太推荐;
整体来说,丹麦国立美术馆的建筑雕塑没有新嘉士伯fancy(可能是嘉士伯赞助的原因),展厅朴实,布局合理,好走不累,注重展品本身,有一些作品出现在这里 尤其对于我这种盲逛选手十分惊艳。
[黄金薯R]还偶遇了正在布展的米开朗基罗,于3月29日开展。正好看到了刚刚落座的摩西,只能远观,不可近看局部细节,有机会开展再来!

















